首個萬達城開工
由萬(wan)達集團(tuan)投(tou)資(zi)超200億元打造的哈爾濱萬(wan)達文化旅(lv)游城已(yi)正式(shi)動工。該(gai)旅(lv)游城將成為中(zhong)國東北地區最大文化旅(lv)游項(xiang)目。
哈爾(er)濱萬達(da)文化(hua)旅游城(cheng)是萬達(da)集團在(zai)中國首個開工的項目(mu),位于哈爾(er)濱松北新區,占地80公頃,總建筑面積90萬平方米(mi)。項目(mu)總投資200億元。
“文化航母”能遠航嗎
在王健林眼里,文(wen)化傳承也好,文(wen)化輸出也好,它必須以(yi)產業(ye)方(fang)式去運行,按商業(ye)規則去辦事。
中國(guo)的(de)文化企(qi)業(ye)會(hui)以何種(zhong)面(mian)貌參與(yu)這場全球性(xing)的(de)文化競爭?板(ban)著面(mian)孔是不行(xing)的(de),刻意搔首弄姿也(ye)不行(xing)。中國(guo)人(ren)必(bi)須為自(zi)己也(ye)為世界提供一種(zhong)恰(qia)到(dao)好處(chu)的(de)表達、表演以及(ji)傳(chuan)播方式。
文化板塊的杠桿作用
文化板塊在(zai)萬達(da)整個商業(ye)(ye)地產中(zhong)(zhong)起到的作用已經(jing)越(yue)發重要。城(cheng)市(shi)綜合體是(shi)萬達(da)集團在(zai)世(shi)界獨創的商業(ye)(ye)地產模式,多種功能(neng)于一體,形成獨立(li)的大(da)型商圈,萬達(da)廣場就是(shi)城(cheng)市(shi)中(zhong)(zhong)心。在(zai)這個城(cheng)市(shi)中(zhong)(zhong)心,文化是(shi)快速(su)聚攏人氣、提升(sheng)知名度(du)的關(guan)鍵產業(ye)(ye)。以影(ying)院為例,帶(dai)動(dong)了周(zhou)邊的餐飲、購物等消費。
看排頭兵如何走出去
為使中國(guo)電影走向世界,萬達在并購AMC公司協議中,明確要求AMC公司每年(nian)必須引進3—5部中國(guo)電影在美國(guo)放映。萬達還投資10億元在國(guo)內成立影視制作(zuo)公司。
在此(ci)基礎上,萬達文化集團又(you)成立(li)電影(ying)(ying)投資基金(jin),選擇世(shi)界(jie)(jie)電影(ying)(ying)巨頭,合作(zuo)拍攝全(quan)球(qiu)發行的英語影(ying)(ying)片 , 借助(zhu)他們的傳播能力,將極(ji)大(da)促進中國(guo)電影(ying)(ying)快速走向世(shi)界(jie)(jie)。
拿下渠道才能走出去
王健林表示(shi),創新文化產業模式,注重整(zheng)合全球人力(li)資源,敢于投入巨額資金,通過并購等手段快速擴(kuo)張(zhang)傳播渠(qu)道(dao),是萬達制勝的四大法寶。
中國文化難以在世界傳播,主要原因是缺乏傳播渠道。王健林表示:“中國文化產業要想真正走出去,必須下大力氣、花長時間打造傳播渠道。”
從地產到文化
“任何國家都有一個不變的規律,商業地產的生命周期不會超過50年, 中國也不例外。”這是王健林對大環境的判斷。而對于企業的小環境,王健林說:“所謂好公司,就應該是循環再生產,不斷擴大再生產,但是地產公司不是。拿了一塊新地,項目一旦失敗就沒了現金流,還要再去找地,老是不穩定,再多現金儲備,也總是擔驚受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