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han)秀劇場的(de)照明(ming)設計與獨具標志性的(de)建筑設計很(hen)好地融合在(zai)一起,演(yan)繹出(chu)21世(shi)紀的(de)中國燈籠,成(cheng)為城市(shi)的(de)核心亮(liang)點。
美國東部時間2015年5月6日,第32屆國際照明設計獎揭開面紗,榮獲卓越獎的漢秀劇場、紐約9·11國家紀念館、倫敦國王十字火車站廣場、寧波鎮海文化藝術中心成為紐約百老匯Gotham Hall頒獎現場的關注焦點。四個卓越獎項目中得分最高者,將贏得本屆國際照明設計獎的最高獎“光輝獎”。
來自世界各地的(de)600多位行業頂尖人士翹(qiao)首以(yi)盼,國際照(zhao)明設計師協會主席芭芭拉·霍(huo)頓女士朗(lang)聲(sheng)宣布獲獎結果(guo):The Han Show Theatre!場(chang)內(nei)沸騰(teng)了,由(you)萬達文化旅游規劃院主持設計管控的(de)漢秀劇場(chang)項目(mu)摘得(de)本屆IALD光輝獎,這是中國項目(mu)首次問鼎。
國際照明設計IALD獎(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Lighting Designer Awards),由國際照明設計師協會(IALD)主辦,它代表著全球最高照明設計水平,被譽為全球照明界的“奧斯卡”。
本屆評選中,漢秀劇場以其巧妙的設計構思,將獨具文化內涵的“紅燈籠”和古代“玉璧”文化完美結合,創新性地應用照明技術,創建了“漢秀”表演空間的生動辨識性,從全球207件申報作品中脫穎而出。頒獎辭中稱贊:“漢秀劇場的照明設計與獨具標志性的建筑設計很好地融合在一起,真實地把它演繹成21世紀的中國燈籠,成為城市的核心亮點。”
魔幻“紅燈籠”驚艷夜空
漢秀劇場以一座70余米高的巨大“紅燈籠”的形象,在夜空中綻放絢爛的紅色燈光,令人驚嘆不已。“紅燈籠”的(de)紅(hong)盤區域凈高約50米,為了捕捉到燈(deng)籠表面輕(qing)盈的(de)形態,該部分外表皮由(you)18565個紅(hong)色鋁合金圓(yuan)碟組成,所有(you)圓(yuan)碟由(you)不銹鋼拉索連接在8根鋼管輪(lun)輻結(jie)構上,其中(zhong)這(zhe)8根相交的(de)鋼管環起到了傳(chuan)統(tong)燈(deng)籠竹結(jie)構的(de)支(zhi)撐作用(yong)。圓(yuan)碟的(de)設(she)計元素(su)起源于(yu)漢朝的(de)玉(yu)璧文化(hua)。受燈(deng)籠間接發(fa)光的(de)啟示(shi),特別(bie)設(she)計了一款鑲嵌式的(de)LED燈(deng)具,形成簡約的(de)表層(ceng)網(wang)面,再現了傳(chuan)統(tong)燈(deng)籠的(de)結(jie)構。
燈籠和燈光有著自然的緊密關聯。紅色網幕內側是有灰色鋁板直立鎖邊圍合的秀場功能空間,柱狀幕墻采用2000K黃色泛光照明塑造“燈籠芯”之感。當黃光從燈籠芯淡淡透出時,與紅色表面構成和諧的對比。建筑下部約20米高的格柵式白色柱子,采用地埋式3000K暖黃色洗墻照明,其在室內金色裝飾及暖色燈光的映襯下,凸顯出“燈籠穗”均衡的韻律感,強化了“發光燈籠”的創作意向。
“在照明設計上,只運用了反射光,使得每個圓光碟如同一個個小燈籠,受眾可以看到上千盞活力四射的小燈籠匯聚而成魔幻般的巨大發光燈籠。建筑與燈光在各個尺度上都運用得恰如其分,使其成為獨一無二的作品。”11名專家組成的評(ping)委會(hui)對該(gai)作品(pin)贊不絕口(kou)。
漢秀劇場就是發光的名片
紅色的鋁合金圓光碟組成輕質的拉索網幕,解決了紅燈籠的表現形式。燈光系統可以在建筑表面生成動態圖像,使建筑獲得了媒體的基本功能。光的傳播不僅強化了紅燈籠秀場的視覺內涵,同時媒體化的建筑帶來了空間與城市的交流,促進了人與演藝空間的互動,折射出“漢秀”的社會背景和人文特征。一位評委評價:“動態的外部燈光營造了身臨其境的劇院效果,劇場建筑本身就是發光的名片。”
在立面媒體動畫設計方面,文旅院與萬達優秀供方深圳千百輝公司一起挖掘傳統文化元素,運用現代技術恰如其分地展示出其獨有的文化內涵。“其獨特之處在于取材于普通建筑立面來展示數字概念。”一名評委感嘆道,“在這種情況下,所有細節都要與建筑設計相得益彰。該項目的每個立面圖和建筑構件都經過了深思熟慮。這種燈籠設計在每一個層面都體現了與文化內涵的緊扣,且不會讓人有嘩眾取寵之感。”
漢秀劇場作品所(suo)獲得的全球照明界的贊譽,是中國文(wen)化建筑新的里(li)程碑,展示了(le)萬達集團走向世界的實力,也充(chong)分(fen)體現了(le)文(wen)旅院作為高新技術企業(ye)的核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