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少妇野外A片WWw,中文字幕一区二区,ai+人工智能,少妇毛多水多,在线观看mv的免费网站

2015年(nian)5月 首頁 > 企業內刊

萬達創業故事

作者:王健林 董事長

非常榮幸臺(tai)灣大(da)學邀請我(wo)演講。

萬達集團成立于1988年,是中國比較早的民營企業。萬達現有四個產業:一是不動產,包括商業中心、酒店等;二是文化產業,萬達文化產業是大文化概念,包括娛樂、旅游和體育等行業;三是金融;四是電子商務。萬達不動產規模已做到全球行業第一;萬達是世界最大的五星級酒店業主;萬達占據全球電影票房收入的10%,是世界最大的電影院線運營商;萬達文化集團在中國遙遙領先,是中國最大的文化企業。截至2014年,萬達集團總資產5341億人民幣,收入2425億人民幣,各項指標在中國民營企業名列前茅。盡管企業規模大,但萬達已連續9年保持每年環比30%以上的增長。我給萬達提出一個2211計劃:2020年,萬達要做到總資(zi)產(chan)2000億(yi)(yi)美(mei)元(yuan)(yuan),市(shi)值2000億(yi)(yi)美(mei)元(yuan)(yuan),收(shou)入1000億(yi)(yi)美(mei)元(yuan)(yuan),凈利潤100億(yi)(yi)美(mei)元(yuan)(yuan)。

萬達發展(zhan)近30年(nian),有很多管(guan)理經驗(yan)和(he)體會可以分享。但今天在(zai)座(zuo)的是臺灣大學(xue)生,你(ni)們讀完書(shu)后面臨創業,所以我就講講我創業初期的故事和(he)體會。

一、勇敢辭官經商

我15歲當兵,那個年代大陸有個上山下鄉運動,如果不當兵,只能當農民,比較起來當兵可能好些,我就選擇了當兵。我從軍17年,做到團職干部,然后轉業到地方政府,當了兩年區政府辦公室主任,職務相當于縣級。我的前兩段人生都還算成功:從軍做到團級職務時,我不到30歲,是幾十萬人的部隊中最年輕的干部之一。之所以選擇轉業,因為當時鄧小平同志提出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中國進行了一次規模空前的百萬大裁軍,我覺得今后國家方向是搞經濟建設,所以回到(dao)地方,很(hen)快就做到(dao)區政府辦公室主任。1988年(nian)我毅然辭官經商,主要有(you)兩個原因。

一是受當時經商熱潮的影響。上世紀80年代末到90年代中期,中國大陸出現一股經商熱潮,很多人辭去原職下海。國家也出臺(tai)了(le)優厚的鼓勵經(jing)商(shang)政策,比如(ru)說官員經(jing)商(shang)最長(chang)可(ke)停薪(xin)留職(zhi)5年,也就是(shi)說干5年不成(cheng)功,回(hui)來還可(ke)以官復原職(zhi)。現在看來不可(ke)思議,但(dan)當(dang)時中(zhong)(zhong)(zhong)國大(da)陸經(jing)濟欠發達,為了(le)鼓勵更(geng)多人(ren)經(jing)商(shang),創造商(shang)品社會,國家出臺(tai)很多激勵政策。這種情(qing)況下(xia),有(you)(you)些人(ren)膽子大(da),就跨出經(jing)商(shang)這一步。比如(ru)聯想控股(gu)的董事長(chang)柳傳(chuan)志(zhi)先生當(dang)時是(shi)中(zhong)(zhong)(zhong)國科學(xue)院(yuan)研(yan)究員,下(xia)海了(le);我是(shi)機(ji)關(guan)正(zheng)處(chu)干部,下(xia)海了(le);馬云先生當(dang)時是(shi)大(da)學(xue)講師(shi),也下(xia)海了(le)。如(ru)果沒有(you)(you)這股(gu)熱潮,今天中(zhong)(zhong)(zhong)國不會有(you)(you)這一批優秀企業家。

二是為了改善個人生活。我下海經商是為了生活過得更好些,那個年代中國有句口號叫爭當萬元戶,有一萬塊錢(qian)就算富裕。我就想,別人都能當(dang)萬元戶,憑我的能力應該不止萬元戶,我給自己初步定了個(ge)目標是(shi)億元戶。

二、創業初期的艱難

1988年我下(xia)海經商,面臨的第(di)一(yi)個(ge)難關就是(shi)公司(si)注(zhu)冊(ce)。選(xuan)擇什(shen)么行業(ye)?當時(shi)中(zhong)國大陸還沒有商品房(fang)(fang)概(gai)念,城市里的房(fang)(fang)子都(dou)是(shi)分配,只(zhi)深圳、廣州剛有點苗頭。我看(kan)準中(zhong)國房(fang)(fang)地(di)產會走向(xiang)市場化,決定注(zhu)冊(ce)成立房(fang)(fang)地(di)產公司(si)。當時(shi)注(zhu)冊(ce)房(fang)(fang)地(di)產公司(si)最(zui)少要100萬人民幣,那時(shi)哪有這(zhe)么多(duo)錢。我向(xiang)一(yi)家國有公司(si)提出借(jie)100萬,對方說借(jie)可以,但要有擔(dan)保(bao)單位,借(jie)款(kuan)利率每年25%,5年還清。我找(zhao)到區政府的財政部(bu)門(men)(men)做擔(dan)保(bao),這(zhe)個(ge)部(bu)門(men)(men)也夠狠,擔(dan)保(bao)條件(jian)是(shi)先拿走50萬,給我只(zhi)剩下(xia)50萬。要是(shi)一(yi)般人,這(zhe)種情況下(xia)肯定就不(bu)干了(le)(le),但我想,起碼拿到營業(ye)執照了(le)(le),還有50萬,可以想辦法做點生意。

當時創業條件不像現在。去年萬達推出一個支持大學生創業計劃,每年(nian)支持100個大學(xue)生,給(gei)每人借款不(bu)(bu)超(chao)過50萬元,沒有(you)利息,但要求三年(nian)還(huan)本。還(huan)給(gei)他們提供萬達(da)(da)廣場商鋪做創業基(ji)地,配兩個指導老師。如果當年(nian)我也有(you)這樣的支持,也許萬達(da)(da)現(xian)在不(bu)(bu)是(shi)5000億,而是(shi)過萬億了。

第二個難關是拿不到項目。萬達創業時大陸還是計劃經濟,開發項目不是說有錢就行,還要有計劃指標。計劃指標由當時的國家計劃委員會下達,企業必須拿到指標才能干項目。萬達是民營企業,沒有指標,我就找到在國有公司當領導的一個老戰友,向他們公司一點指標,其實是買指標,需要付費用,這樣獲得幾萬平米指標。有了指標也不是馬上能開發,還要有項目。我去找市領導、找規劃局,左一遍、右一遍,不知道跑了多少遍,誰也不愿意理。后來市領導被我找煩了,就說:你不是想開發嗎?把市政府北側那塊地給你干。當時大連市政府辦公樓是日本人留下的老建筑,前面有很大的綠化廣場,非常氣派。它的北側是日本占領時期中國人的居住區,都是破舊的老房子,各種設施非常差,一百多戶人共用一個水龍頭,共用一個廁所,市政府認為有礙觀瞻,一直想改造。之前找過市里三家國有房地產公司,誰也不愿干,看到我來找,就把這塊地讓我們開發。我們進去調查后發現,這個項目拆遷改造的成本要1200塊錢一平米,而當時大連市最好的房子只能賣1100塊錢一平米,怎么算都是虧本,公司很多同事反對干這個項目。當時我們的名字還不叫萬達,叫西崗開發公司,我就說了一句名言:開發開發,只有開才能發,開都不敢開怎么能發呢?大(da)家都(dou)說賠錢(qian),那房子(zi)賣(mai)1500塊一平米不就賺錢(qian)了(le)嗎(ma)?咱們(men)就研(yan)究怎么賺錢(qian)的辦法。我們(men)開(kai)動(dong)腦筋(jin),推出(chu)幾條創新(xin):

第一(yi)(yi)(yi)(yi)(yi),當時(shi)房子沒有明廳,過道進去就(jiu)是(shi)幾間臥室(shi),我(wo)們(men)每(mei)(mei)套房做一(yi)(yi)(yi)(yi)(yi)個(ge)(ge)明廳;第二,當時(shi)房子一(yi)(yi)(yi)(yi)(yi)般沒有衛生間,縣處(chu)級(ji)以(yi)上干部住房才允許配衛生間,我(wo)們(men)不管那一(yi)(yi)(yi)(yi)(yi)套,每(mei)(mei)戶(hu)都配衛生間;第三,當時(shi)房子都是(shi)木頭窗(chuang),透(tou)光(guang)度不好,我(wo)們(men)全部換成(cheng)鋁合金窗(chuang);第四,每(mei)(mei)戶(hu)安一(yi)(yi)(yi)(yi)(yi)扇防(fang)盜門。簡單幾點創(chuang)新,房子推(tui)出后,均價賣到1580塊(kuai)每(mei)(mei)平米,1000多套房子一(yi)(yi)(yi)(yi)(yi)個(ge)(ge)月一(yi)(yi)(yi)(yi)(yi)掃光(guang)。這一(yi)(yi)(yi)(yi)(yi)單讓(rang)我(wo)們(men)賺到近1000萬(wan)元,掘到第一(yi)(yi)(yi)(yi)(yi)桶金。而且萬(wan)達成(cheng)為(wei)中國第一(yi)(yi)(yi)(yi)(yi)個(ge)(ge)進行(xing)舊城改(gai)造的公司,企業找到盈(ying)利(li)模式,在(zai)大連打開局面。

公司發展初期最缺的是錢,民營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到現在都沒解決,那時貸款就更難了。1992年底我接手大連西崗區新開路項目,這個項目市政府、區政府聯手干了一半,覺得費勁,不愿意干了,硬轉給我們。接手時我信心滿滿,沒想到協議剛簽完,1993年初就遇到全國治理整頓,相當于現在的宏觀調控,房地產貸款全停。啟動項目需要一筆2000萬的貸款,我們有土地做抵押,所有手續都健全,但找了幾十家銀行,沒一家愿意貸款。由于項目是政府轉給萬達,他們覺得對不住,市政府專門開會,指定一家國有銀行貸2000萬給我們做啟動資金。這家銀行表面答應,但我去找行長,前前后后找了50多次都見不著人,每次都躲貓貓。有時候我前門進,他從后門就走了;有時候在走廊里堵著他,他說你下周二來吧,等下周二去(qu),他又出差了(le);有時候我(wo)(wo)在他辦公室外的(de)走廊一站(zhan)就是一整天,銀行八點(dian)半上班,我(wo)(wo)就八點(dian)去(qu),站(zhan)到下班他也(ye)不(bu)出來(lai)(lai)。究(jiu)竟行長來(lai)(lai)了(le)沒(mei)來(lai)(lai)?在還是不(bu)在?我(wo)(wo)不(bu)知道,也(ye)沒(mei)人愿意告訴我(wo)(wo)信息。他要說不(bu)給貸款,可能逼著(zhu)我(wo)(wo)想別的(de)辦法(fa);他不(bu)說不(bu)給我(wo)(wo),我(wo)(wo)又找不(bu)著(zhu)他。站(zhan)在走廊那(nei)種恥辱(ru)的(de)感覺(jue),我(wo)(wo)覺(jue)得太卑賤(jian)了(le)。

除了(le)(le)這家(jia)銀行,我(wo)還找了(le)(le)另外一(yi)(yi)家(jia)銀行,行長態度倒是(shi)不(bu)(bu)錯,但(dan)就(jiu)是(shi)不(bu)(bu)給(gei)(gei)貸(dai)款。為了(le)(le)堵(du)到(dao)他(ta),我(wo)曾經跟一(yi)(yi)個哥們(men),兩人開(kai)車到(dao)他(ta)家(jia)樓(lou)下蹲了(le)(le)一(yi)(yi)個晚上(shang)。深秋(qiu)晚上(shang)很涼,我(wo)倆就(jiu)開(kai)動發(fa)動機(ji)暖和(he)一(yi)(yi)會(hui)兒(er)(er),為了(le)(le)省點油,過一(yi)(yi)會(hui)兒(er)(er)再關掉,一(yi)(yi)直等到(dao)早上(shang)也沒見人。第二(er)天晚上(shang)我(wo)說再去(qu)(qu),我(wo)的哥們(men)覺得(de)太丟臉,無論(lun)如何不(bu)(bu)去(qu)(qu)了(le)(le)。我(wo)獨自又去(qu)(qu)待了(le)(le)一(yi)(yi)個晚上(shang),就(jiu)是(shi)見不(bu)(bu)著(zhu)人。其實不(bu)(bu)是(shi)找不(bu)(bu)著(zhu),是(shi)他(ta)不(bu)(bu)愿意見,因為萬達(da)是(shi)民(min)營(ying)企(qi)(qi)業(ye),那時民(min)營(ying)企(qi)(qi)業(ye)還不(bu)(bu)像今天有些地位,他(ta)覺得(de)貸(dai)款給(gei)(gei)民(min)營(ying)企(qi)(qi)業(ye)風險大,不(bu)(bu)敢貸(dai)給(gei)(gei)我(wo)們(men)。

在跑了(le)多少趟都找不到(dao)貸款的情況下,有人給(gei)我出(chu)了(le)一(yi)個(ge)主意,發一(yi)個(ge)股票權證,期限兩(liang)年,每年承諾回(hui)報20%。我覺得這(zhe)招(zhao)挺好,那時管理不像現在規(gui)(gui)范,沒(mei)有規(gui)(gui)定不讓干,于是(shi)發了(le)1.2億元(yuan)的股票權證,沒(mei)想(xiang)到(dao)推出(chu)后一(yi)搶而光。我們靠這(zhe)些錢(qian)啟動(dong)拆遷,解決(jue)了(le)項(xiang)目難題,把(ba)萬(wan)達從瀕臨破產的邊緣拯救回(hui)來。

我接這個項目可以說追悔莫及,本來不想干,后來市、區領導請我吃飯,我一激動,覺得領導這么看得起我,得幫一把,就接了過來。沒想背了一個大包袱,把我憋得夠嗆。1993年初,我九天九夜沒睡著覺,吃安眠藥、打針都不管用,后期整個人都有點精神恍惚。第十天早上正開著會,咣當一下昏迷在地。公司緊急把我送到北京,找了一個比較好的醫院治療。我至今記得給我看病的神經內科主任,姓李,是個老太太,一見我面就說,小伙子,沒事,今晚就讓你睡著。我說,你這么大本事?她說,放心吧,我們高得很。就(jiu)(jiu)給我(wo)吃(chi)了(le)些藥,可能心理作用(yong),醫院里也安靜,我(wo)當(dang)天(tian)就(jiu)(jiu)睡著覺了(le),兩三天(tian)啥事沒有就(jiu)(jiu)回來了(le)。

創(chuang)業初期艱難的事還有很多(duo),我只舉(ju)這(zhe)一個例(li)子。

三、用創新解決困難

創業初(chu)期困難這么多,怎么解決(jue)?就是靠創新。

第一(yi)(yi)個(ge)創(chuang)新是舊城(cheng)(cheng)改(gai)造。從大(da)連北京街(jie)小區開始(shi),我們創(chuang)造了(le)舊城(cheng)(cheng)改(gai)造模式。舊城(cheng)(cheng)改(gai)造別(bie)人不敢干(gan)我們敢干(gan),政(zheng)府愿意把(ba)項目給我們。沒有(you)資金(jin),我們就想(xiang)辦法(fa)在民間融資,這(zhe)樣左一(yi)(yi)片(pian)右一(yi)(yi)片(pian)在大(da)連搞開了(le)。現在看這(zhe)些都是小兒科,但當時都是很膽大(da)的創(chuang)新行(xing)為,解決了(le)第一(yi)(yi)階段發展的困難。

第二個創新是全國發展。90年代初期,萬達舊城改造已做得不錯,每年十幾億的銷售收入,占到大連房地產市場的三分之一,但銷售額連續兩年漲不上去,成長碰到天花板。為了做大規模,我決定走出大連到全國發展。第一站選擇廣州,為什么是廣州?因為90年代初期的廣東,對全國來講是很了不起的地方,當時有一句名言:東西南北中,發財到廣東。就是說賺錢最好去廣東,那時候會講粵語就覺得很牛。去了廣州才知道,民營企業不能跨區域辦營業執照。中國民營企業從夾縫中一步步走到現在相當不易,截至2014年,民營經濟占中國GDP的60%以上,就業人數占全國的87%;科技創新75%是民營企業貢獻。現在什么都對民營企業開放,那時不像現在,到處都是障礙。辦不了執照,我就想了一個辦法,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