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gan)玩三(san)項(xiang)運動(dong)的都(dou)是(shi)鐵(tie)血戰士,因為這項(xiang)目太(tai)(tai)苦太(tai)(tai)累太(tai)(tai)煎熬,極度(du)考驗體力和(he)意志(zhi),短短的幾十年(nian)里,已經上演過無數(shu)感(gan)動(dong)世人的鐵(tie)人故事。其實,每(mei)個(ge)(ge)(ge)參與這項(xiang)運動(dong)的人,都(dou)是(shi)一(yi)個(ge)(ge)(ge)傳(chuan)奇(qi)(qi)。今(jin)天我(wo)(wo)們來說(shuo)三(san)個(ge)(ge)(ge)鐵(tie)人,他們都(dou)有(you)不(bu)同的身體障礙,但都(dou)完成了很多(duo)普通人都(dou)不(bu)敢(gan)觸碰的三(san)項(xiang)運動(dong)比賽。這些鐵(tie)人告訴我(wo)(wo)們,書(shu)寫傳(chuan)奇(qi)(qi)的秘訣很簡(jian)單:唯(wei)有(you)堅持。那么你呢?準備(bei)好踏出第一(yi)步(bu)了嗎(ma)?
赫萊(lai)門斯(si):
搖輪椅跑贏健全人
比利時人馬克·赫萊門斯的故事,就像一本勵志小說。4年前,某品牌特意邀請他拍了一支“Keep Walking”的廣(guang)告,就(jiu)是為(wei)了讓更(geng)多人(ren)知道這位(wei)殘疾人(ren)有多堅強。在雙腿無(wu)法(fa)行走的情況下,他還能(neng)靠輪(lun)椅戰斗在世(shi)界各大鐵(tie)人(ren)冠軍(jun)賽的賽場上,并最終取得成(cheng)功。
赫(he)萊門斯從1998年(nian)開(kai)始練(lian)習鐵人三項(xiang),一開(kai)始便展現出過人的(de)運(yun)動能力和天(tian)賦,游泳、自行(xing)車、跑(pao)步三個項(xiang)目實力都很(hen)平均。只可惜,2002年(nian)1月28日,他在一次(ci)自行(xing)車訓(xun)練(lian)中(zhong)倒(dao)地,背部(bu)脊柱正好撞在石頭上,醫(yi)生診(zhen)斷他胃(wei)部(bu)以(yi)下軀干全部(bu)癱(tan)瘓。
事故發生后3個月,他就決定以一名輪椅選手的身份繼續參加鐵人世錦賽。為了讓自己搖輪椅的速度更快,他不斷練習上肢肌肉,比如泡在泳池里僅靠雙手劃水前進,并因此獲得了“瘋狂馬克”的綽號。7個月后,赫萊門斯參加了夏威夷鐵人世錦賽,之后的每一年,他都沒有落下。2006年,赫萊門斯獲得了這一比賽的冠軍,戰勝了那些健全人。2007年,赫萊門斯在澳大利亞舉行的鱷魚杯山地自行車比賽里再次奪得冠軍,成為史上首位搖輪椅在崎嶇山路上“跑”贏自行車的殘疾人。
現在(zai),他(ta)有自(zi)己的基金會,他(ta)的故(gu)事(shi)被寫成了(le)一本名為《重(zhong)新再(zai)來》的書,德國著名導演斯金·科寧克斯還將這個故(gu)事(shi)搬(ban)上了(le)大(da)銀(yin)幕(mu)。
許朗:
讀唇語的女鐵人
她(ta),是(shi)一個(ge)失聰的(de)殘疾(ji)人(ren)。她(ta),是(shi)一個(ge)朝九(jiu)晚(wan)五的(de)公(gong)務員。她(ta),還是(shi)一個(ge)女鐵人(ren)。2010年,29歲的(de)澳門(men)選(xuan)手許(xu)朗勇奪廣州亞運會女子三項運動比賽第(di)4名;2013年,她(ta)在第(di)12屆(jie)全運會名列第(di)13。
許(xu)朗(lang)5個月大(da)時,因(yin)醫療事故導致雙耳(er)失聰。在(zai)無(wu)聲(sheng)世界里,最讓她高興的事是運(yun)動,2001年開(kai)始三項運(yun)動訓練。
事實上,對從事戶外運動的人來說,聽不見是十分危險的。許朗告訴記者:“進行自行車訓練時,經常因聽不到后面有汽車開過來,而與高速行駛的車子擦身而過。還有一次在澳大利亞比賽,酒店的火警響了,別人都跑出去了,就我沒出來。好在沒出什么事。”
聽不見的許朗有一雙清澈的眼睛,眼睛就是她心靈的窗口,她用它來讀唇,完成看似簡單的溝通。“因為聽不到聲音,所以媽媽從小就訓練我,教我唇語,讓我多與別人相處,盡量令自己融入健全人士的群體。”現在,許朗會(hui)講普通話、廣東話、英文,會(hui)比手語(yu),也(ye)能讀懂(dong)中、英文唇語(yu)。
2006年從北體大體育管理系畢業后,許朗成為澳門政府文職公務員,邊工作邊訓練。她平時在澳門的民政總署上班,主要負責體育場地的設施管理及康體發展策劃工作。在繁重的工作之余,她依然堅持每周7天訓練,3天游泳、3天跑步、1天練自行車。許朗說,她會在工作前先訓練一小時,下班后再去訓練一小時左右,“幾乎把可以利用的時間都用上了”。
百利·馬修(xiu)斯:
腦癱兒放下行走架
今(jin)年7月,霍(huo)華德(de)城(cheng)堡兒童三項賽在英國北約克郡落(luo)幕。在終(zhong)點處(chu),一個父親激動地擁抱著自己8歲的兒子百利·馬修(xiu)斯。
百(bai)利·馬修斯(si)來(lai)自(zi)英國諾(nuo)丁漢(han)郡的(de)沃克索普。在離(li)終點還(huan)剩20米(mi)的(de)時候(hou),他放下(xia)了(le)行走架,獨立走完了(le)最(zui)后一段賽程。這短短的(de)20米(mi),他先后兩次跌倒又爬起來(lai),振作著完成(cheng)了(le)壯舉。數百(bai)人在終點線附近集結(jie),就是(shi)為了(le)看看百(bai)利完成(cheng)100米(mi)游(you)泳(yong)、4公里的(de)自(zi)行車還(huan)有1.3公里長跑(pao)的(de)兒童三項賽程。
百(bai)利早產9周(zhou),18個月大時(shi)被診斷為(wei)腦(nao)癱。他喜歡和父親(qin)喬(qiao)納森·馬修斯討論(lun)三項運動(dong)。喬(qiao)納森發現(xian)兒子的興(xing)趣后,就嘗(chang)試推著(zhu)他去(qu)參(can)加(jia)(jia)社(she)區(qu)公(gong)園每周(zhou)的5公(gong)里跑。隨著(zhu)年(nian)歲漸長,百(bai)利逐漸可以(yi)借(jie)助行走架自己參(can)加(jia)(jia)社(she)區(qu)跑了。然后,他告訴爸(ba)爸(ba)自己想參(can)加(jia)(jia)三項運動(dong)。爸(ba)爸(ba)很快搗騰出(chu)一輛(liang)特制自行車用于訓練,并(bing)帶百(bai)利在社(she)區(qu)湖里練游(you)泳。
霍華德城堡(bao)兒童三(san)項賽(sai)很(hen)艱(jian)辛,地面起伏落差大(da),對健全(quan)孩子來說都難(nan)以完(wan)賽(sai)。但百(bai)利做到了,用他的(de)(de)行走架(jia)。他是最后(hou)一個抵達終點的(de)(de),可觀眾都在等著(zhu)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