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錦(jin)華溫(wen)泉酒店,目及之處(chu)皆是自然(ran)景色與恢宏建(jian)筑群(qun)的和諧共融。在這里(li),白(bai)天觀云(yun)湖,夜晚聽蛙(wa)鳴(ming),耳邊(bian)還傳來樓(lou)下草坪(ping)音(yin)樂節的布魯斯調,十分愜意(yi)。
五六月,正值丹寨雨季。我們來到小鎮時,剛好是下著小雨的傍晚,石板路有些濕漉漉。雨輕如沙遙墜遠山,泛起薄霧一片,如夢如幻。外地的朋友一來,便秒懂了“云上丹寨”的妙義。
因丹寨多雨,所以雨和云之間,既(ji)有(you)(you)溫柔(rou)的(de)纏綿,又有(you)(you)動人的(de)回響。特別是(shi)(shi)到(dao)了傍晚,云霞更(geng)是(shi)(shi)變幻莫(mo)測(ce),隨手(shou)一(yi)拍,都(dou)是(shi)(shi)大片。
處處皆畫屏,愜意后(hou)花園
駛(shi)過丹寨的老大橋,我們沿(yan)路蜿蜒上坡(po)前往丹寨萬達錦華(hua)溫泉酒店。目及(ji)之處皆是自然(ran)景色與恢宏建筑群的和諧共融,頗具氣勢。
在酒(jiu)店(dian)門(men)前下車,從(cong)門(men)前引導、行李提運到入住辦理,熱情(qing)友好的酒(jiu)店(dian)服務(wu)員,一波(bo)操作有條(tiao)不紊。
我的目光游走于大廳的各個角落,真是處處都在畫屏中。錦華溫泉酒店由萬達酒店設計研究院設計,并成功入圍英國SBID國際設計大獎“最佳酒店客房及套房設計”——該獎(jiang)是室內設計界最具聲望的獎(jiang)項之(zhi)一。
此次我們入住(zhu)的(de)是北區(qu)的(de)豪華客房。一進門,我就(jiu)被客房落地玻(bo)璃窗外的(de)美景給震(zhen)懾住(zhu)!天邊的(de)五彩云霞、世(shi)界第一大水車、東湖(hu)以及對岸的(de)小鎮街鋪,一一映入眼(yan)簾。
我的搭檔熊瑛是丹寨的室內設計師。她說,這不是一座憑空而降的生硬建筑,而是接地氣、凝聚當地民族文化精髓、與丹寨一草一木融為一體的愜意后花園。熊瑛說:“作為一個民族建筑愛好者,看到本土元素被大師們玩出了花兒,對我而言也是一次很好的學習機會。”
值得一提的(de)(de)是(shi),錦(jin)華酒(jiu)店的(de)(de)每個房型都是(shi)湖景房。白天觀云湖,夜晚聽蛙鳴(ming),耳邊(bian)還傳來樓下草坪音樂節的(de)(de)布魯斯(si)調,十分(fen)愜意。
品特(te)色美食,享快意人生
位(wei)于(yu)溫泉中心(xin)二層的北岸(an)全日餐(can)廳以自助餐(can)為主,另有苗侗(dong)特色酸湯明(ming)檔零點。
讓我驚喜的是,在北岸餐廳不僅吃到了丹寨的“魔芋炒雞”“韭菜根”“丹寨米粉”等特色美食,還品嘗到了出產于丹寨的茅臺悠蜜系列藍莓果酒果汁,喝到超爽!“夜宵C位”小龍蝦和烤肉,美女和小朋友們(men)超愛的甜品飲料,也都一應(ying)俱全。
賞著餐廳外(wai)的美景就(jiu)餐,所謂快意人生(sheng),大(da)概就(jiu)是(shi)這樣吧!
青山綠水間,湯池高大上
云沁溫泉中心連(lian)著錦(jin)華(hua)酒店,分室內及(ji)室外(wai)溫泉區,涵蓋(gai)38個泡(pao)池、多功(gong)能休息區以及(ji)各(ge)種娛樂休閑設施,可同時容納(na)600人。這個溫泉不僅(jin)檔次(ci)夠(gou)高,挖(wa)得也(ye)夠(gou)深(shen),水源取自丹寨(zhai)龍泉山脈2800米(mi)地下(xia)。身為丹寨(zhai)人,我感到既驚訝(ya)又贊嘆。
奔走一天,靜下來在水汽蒸騰氤氳中洗滌身心,能讓人通體舒暢。老友LULU是丹寨一名語文教師,她與4歲的小女兒一同來體驗。室外溫泉還能看到東湖自然風光,青山綠水間,鳥語花香處,她忍不住感慨:“泡湯何必去遠方,家門口就有如此高大上的溫泉,最適合帶家人來。”
小鎮(zhen)夜(ye)色美,勸君莫(mo)辜(gu)負(fu)
我曾說過,小(xiao)鎮(zhen)的夜色決不能(neng)辜負(fu)!
每次在(zai)這里入住都舍不得睡,一(yi)定要在(zai)小鎮上溜上一(yi)圈,賞賞水(shui)車旁的(de)月色,聽聽鼓樓下的(de)侗歌,加入熱情(qing)的(de)篝火之舞……
如今(jin),小鎮更(geng)多了一條長達4.5公里(li)的(de)環湖跑道,它沒有(you)車水馬龍,唯有(you)用你(ni)的(de)腳步來丈量(liang)小鎮之美,絕對能(neng)感受到心的(de)安(an)寧(ning)。
小鎮將常年舉行云上馬(ma)拉松,打造獨具(ju)特色的全國跑步圣地。對(dui)于跑步愛好者來(lai)說(shuo),這(zhe)里絕對(dui)值得一去。
丹調(diao)(diao)不(bu)單調(diao)(diao),自(zi)有黃金(jin)屋
乘著夜風走過錦(jin)華(hua)酒(jiu)店、溫泉(quan)中(zhong)(zhong)心、丹綠丹紅(hong)小院,最后來(lai)到酒(jiu)店建筑群(qun)最南側——東湖岸邊,便是四(si)期項目中(zhong)(zhong)最有文化氣(qi)息的丹調圖(tu)書館(guan)了。
說到如(ru)今(jin)的打卡圣地,概念新潮的圖書(shu)(shu)館一(yi)定(ding)算一(yi)處。無論信息(xi)媒介(jie)如(ru)何更迭,書(shu)(shu)籍,永(yong)遠(yuan)是最香的存在。
回想起2017年8月,我在小鎮東湖旁拍《我是丹寨人》,玉鐲兒老師曾在短片中說:“我寫過一首歌叫《夕顏》,寫的就是丹寨東湖,希望在湖邊開一家咖啡店,一面墻是書,一面墻是唱片。”沒想到兩年后,小鎮(zhen)就幫(bang)她夢想成(cheng)真。
喜歡線上聽書(shu)(shu)(shu)看書(shu)(shu)(shu)的(de)朋友,應該都知道(dao)樊(fan)登。丹調圖(tu)書(shu)(shu)(shu)館,就是樊(fan)登讀(du)書(shu)(shu)(shu)戰略合(he)作的(de)第一個落地項目(mu)。現藏樊(fan)登解讀(du)、暢銷、人文(wen)社科、地理非遺、傳統文(wen)化等各類圖(tu)書(shu)(shu)(shu)總計2074冊。此(ci)外,我還(huan)看到不少(shao)由丹寨編撰的(de)珍貴書(shu)(shu)(shu)目(mu),當地人文(wen)風情(qing)盡在書(shu)(shu)(shu)內。
既然是“丹”調,就一定得有丹寨的氣息。館內別出心裁的竹木結構書架,從一樓延伸至二樓,滿目皆是書海。館內上方的燈具印文頗具內涵,上面刻著國家級非遺“苗族賈理”的選句,它們是苗族口頭經典“賈”文,被譽為苗族古代社會的“百科全書”。
說到苗族賈理,我就必須要提到一位丹寨老人,他是苗族記憶的守護者——王鳳剛。年輕時的王鳳剛,憑著對民族文化的一腔熱愛,踏遍了丹寨的山山水水、村村寨寨,收集整理苗族的“賈”文化。
后來他身患重病致癱瘓,卻幾十年如一日,獨立收集整理譯注完成《苗族賈理》巨著計80萬字,為保護和傳承苗族文化遺產做出重大貢獻。王老曾說過,“人的生命有限,文化的魅力和價值永恒”。如(ru)果(guo)你想探尋苗族古老(lao)的精神文化,可以來丹調圖(tu)書館找找答案。
“丹調”不(bu)僅有厚(hou)重的內涵,也有動人的小故(gu)事。
圖書館(guan)的(de)管理(li)員是幾位禮貌有加的(de)小哥(ge)哥(ge)小姐姐,他們(men)總(zong)會面(mian)帶笑容,輕(qing)聲軟語(yu)地為客人(ren)們(men)介(jie)紹。其中一位小姐姐熱心幫我照(zhao)相,詢問才得知,她是丹寨南皋鄉九門村人(ren),叫文玉(yu)梅(mei)。因(yin)為萬達四期的(de)開業,她成了丹調圖書館(guan)的(de)店員。
文玉(yu)梅曾(ceng)是(shi)(shi)當地文工團的(de)演(yan)員,后來(lai)去浙江打(da)工,雖(sui)然(ran)有著不(bu)錯的(de)工資收(shou)入,但(dan)(dan)因(yin)為太掛念(nian)家(jia)鄉親朋,還是(shi)(shi)選(xuan)擇回家(jia)結(jie)婚生子。當她看到小鎮丹調圖(tu)書(shu)館在招聘時,欣喜若狂,立馬(ma)報名(ming)入職。文玉(yu)梅說,雖(sui)然(ran)自(zi)己書(shu)讀得(de)不(bu)多,但(dan)(dan)希(xi)望從事(shi)一份能豐富(fu)自(zi)己的(de)事(shi)業,可(ke)以(yi)繼續學(xue)習,也(ye)可(ke)以(yi)鼓勵自(zi)己的(de)孩(hai)子勤(qin)奮(fen)好學(xue)。
她用一句話描述了自己當下的心境:“擇一城終老,與良人為伴,染一事熏陶,就不枉此生了。”
看到文玉梅在丹調圖書館悉心整理書架,一本本圖書在她手中宛若珍寶,我仿佛感受到:這里,就是她理想中的“黃金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