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云上丹寨,美不勝收,這里的故事更動人。貴州丹寨萬達小鎮向全球招募“輪值鎮長”的活動,自2017年6月啟動以來成為全社會持續參與的公益創舉。每一位“鎮長”上任之后,都大膽推行自己的施政綱領,用心用力向全世界講述丹寨的故事。本刊每期都將為大家介紹幾位“鎮長”的業績。
“這些‘土得掉渣’的民族民間文化,其實就是最最鮮明的貴州印記。”雷艷希望能夠聯合萬達的力量,更好地保護這些“活著的文化”。
年邁的苗(miao)族(zu)蘆笙專家吹響了第一聲蘆笙,然后從中(zhong)(zhong)部(bu)傳(chuan)(chuan)承(cheng)人(ren)到西部(bu)傳(chuan)(chuan)承(cheng)人(ren),最(zui)后傳(chuan)(chuan)到年輕的東(dong)部(bu)傳(chuan)(chuan)承(cheng)人(ren)手中(zhong)(zhong)。他說,自(zi)己將努力(li)學習它、傳(chuan)(chuan)承(cheng)它,讓更(geng)多(duo)人(ren)知道苗(miao)族(zu)的歷史……
2017年12月3日,貴州丹寨萬達小鎮輪值鎮長辦公室舉行的恢復東部蘆笙啟動儀式上,場面感人。活動的發起者——丹寨萬達小鎮第21任“輪值鎮長”雷(lei)艷(yan)已(yi)是(shi)熱(re)淚盈眶,她(ta)也是(shi)全國(guo)人(ren)大代表、貴州知名苗族歌手、國(guo)家一級演(yan)員。
“現在大家把蘆笙看做一種樂器,但對苗族祖先來說,它是祭祀的神器,可以和逝去的遠古神靈對話,是苗族傳承歷史的重要載體,是對下一代人記憶的喚醒。”雷艷說。
她告訴記者,苗族以語言的差別細分為東部、西部和中部三大方言區,其中東部方言區包括貴州東部、湖南、湖北、海南等地。“由于多種原因,蘆笙在東部地區十分消沉,只留在了一些老人的記憶里。這次希望借萬達小鎮的力量,振興東部方言區的蘆笙文化。”
雷艷出生于黔東南州施秉縣,從小在(zai)(zai)少(shao)數(shu)民(min)族文(wen)化(hua)底蘊(yun)深(shen)厚的(de)村寨長大(da),對苗族、侗族等少(shao)數(shu)民(min)族的(de)歌(ge)舞文(wen)化(hua)耳濡目染,這(zhe)也成為她(ta)的(de)職業(ye)和一(yi)生的(de)事業(ye)。當(dang)選為全國人大(da)代(dai)表后(hou),她(ta)調研(yan)發(fa)現,隨(sui)著現代(dai)化(hua)和城鎮化(hua)的(de)加速推(tui)進,許多民(min)族民(min)間文(wen)化(hua)正面(mian)臨消(xiao)失的(de)危險(xian),一(yi)些村莊美麗(li)的(de)吊(diao)腳樓也逐漸被鋼(gang)筋水泥吞噬。為此,她(ta)在(zai)(zai)全國兩會上多次為保護和傳承少(shao)數(shu)民(min)族文(wen)化(hua)鼓(gu)與呼(hu)。
“我的家鄉幾千年沉淀下來的農耕文化和鄉愁,世世代代傳承下來的民俗和蘆笙,這些‘土得掉渣’的民族民間文化,其實就是最最鮮明的貴州印記。”雷艷說。
受邀成為丹寨萬達小鎮的“輪值鎮長”后,她希望能夠聯合萬達的力量,更好地保護這些“活著的文化”。她認(ren)為,萬達小(xiao)鎮(zhen)從建筑(zhu)設計、風格(ge)、結構到非(fei)物(wu)質文化遺產的保護(hu)與傳承,都(dou)非(fei)常尊重丹(dan)寨當地的文化。但與傳統古村落不同,萬達小(xiao)鎮(zhen)作為新修建的旅游小(xiao)鎮(zhen),缺少一定的內生文化動力。
她希(xi)望(wang)率(lv)領(ling)自己的(de)銀項圈公(gong)益團隊(dui),讓萬達小(xiao)鎮與周邊更多的(de)村寨發生聯結,為萬達小(xiao)鎮輸入文化(hua)血脈,也助力周邊村寨脫(tuo)貧致富(fu)。
例如丹寨縣長青鄉揚頌村保存著較為完整的祭尤節祭祀傳統。祭尤節期間,她作為萬達小鎮“鎮長”,專程前往揚(yang)頌村祭祀苗族(zu)祖先蚩尤(you),同時拜訪寨老與(yu)賈師,讓揚(yang)頌村與(yu)萬(wan)達小鎮(zhen)發(fa)生聯系。
“周邊還有很多有文化、有特色的古村落,我們希望萬達小鎮能與他們產生更多的聯結,讓萬達小鎮擁有更為長久的生命力。”雷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