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萬達之前,我一點不覺得自己是個超級有行動力的人,萬事皆隨性。可在這里三年了,我意識到,萬達帶著我們每個人貫徹著“使命必達”四個字。
姓名:邵明成 年齡: 25 歲
畢業學(xue)(xue)校:廣西(xi)民族大(da)學(xue)(xue)相思湖學(xue)(xue)院
現就職公司(si)和職位:北海萬(wan)達廣場招商副經理
直到現(xian)在我都清楚(chu)地記得(de),第一次(ci)在學(xue)校(xiao)宣講會上看南(nan)寧青秀(xiu)萬達廣場(chang)開業紀錄片的(de)情景。
那是廣西第一個萬達廣場,在此之前,我對它的印象就是“這里代表了城市中心”。而那個紀錄片讓我覺得,“萬達廣場的開業像是一個奇跡”。
兩年內,這里(li)從一(yi)片(pian)黃土平(ping)地(di)變(bian)成了狼藉(jie)的(de)施(shi)工地(di),最(zui)后(hou)又(you)變(bian)成一(yi)個燈火輝煌(huang)、人潮涌動(dong)的(de)商城。所有員(yuan)工從穿著迷彩服軍(jun)訓,到戴上安全(quan)帽施(shi)工,最(zui)后(hou)又(you)西裝革履地(di)接待顧客。整支隊(dui)伍就像是沒有任(ren)何(he)武器的(de)特種兵(bing),完成了一(yi)場勝(sheng)利(li)的(de)戰役。
“這就是男人應該干的事!”看完紀錄片,我現場就投遞了簡歷,覺得如果人生中能經歷一次“萬達開業”,就像是(shi)一個榮譽烙在(zai)身上(shang)。
為了之(zhi)后的面試,我熬夜準備到凌晨兩點(dian),還(huan)買了人生中(zhong)第一身西(xi)裝。最(zui)后我如愿以(yi)償(chang),2016年(nian)7月入職萬達集團這個曾經神圣而觸不可及的夢想之(zhi)地。
廣場開業音(yin)樂響(xiang)起,我哭了
我在南寧江南場任職營運助理,也如愿跟紀錄片里一樣,要從零籌備一個新廣場。我們所有人迅速進入“備戰期”,全(quan)力以赴,目(mu)標只有一個:2017年6月(yue)23日開業。
開業前(qian)半年我們就(jiu)進入了(le)停(ting)休期(qi),每天從早上(shang)8點一直工作到晚上(shang)10點。那段時間別(bie)說午后(hou)陽光了(le),就(jiu)連晚霞我都沒怎(zen)么見(jian)過。
眼看著開業還有兩個月,勝利曙光在即,卻發生了一件“要掉腦袋的事”。
開(kai)業前,集團要求不能(neng)出現任何(he)空鋪。但一(yi)家(jia)超(chao)過400平(ping)方米的商戶,因(yin)為前期溝(gou)通復(fu)雜,直(zhi)到4月才確定入駐,當時還沒開(kai)始(shi)任何(he)裝修工作。
以6月23日為終點,我(wo)把所(suo)有(you)工作倒(dao)推,整理出一個(ge)施工進度表(biao)。
開(kai)業(ye)節(jie)點與裝(zhuang)修進度、工程設計進度、消防審(shen)批,都在我腦子里(li)各(ge)種PK,任何一(yi)環都必須萬(wan)無一(yi)失。
我腦(nao)子里只(zhi)有一個念(nian)頭(tou):搞(gao)不(bu)出來會出大問題的。但(dan)具體會出現什么(me)問題,其(qi)實(shi)我根本不(bu)敢想,只(zhi)是一股腦(nao)地推進(jin)施(shi)工。
每天早上8點,我先(xian)去這家店報到,如(ru)果沒見到工(gong)人,就迅速(su)打電話(hua)催,為了不(bu)浪費工(gong)人的時間,我給他們訂盒飯、送餐,陪著一起(qi)吃,還跟著一起(qi)裝凳(deng)子、拆吊(diao)頂、做衛生……又(you)當員工(gong),又(you)當工(gong)頭。
一有機會,我就“拉攏”工程部主管來這家店門口轉轉,多“聊會兒天”,請他幫忙指出(chu)問題,現場立(li)即修正。
距離開業還有(you)8個(ge)小時(shi),店(dian)里的(de)桌椅剛剛到貨,我(wo)跟施工(gong)隊連夜組(zu)裝。
終于,這家店(dian)和廣場同步開(kai)業了。當(dang)廣場里開(kai)業的音樂(le)放出來的時候,我一下就哭(ku)了。
裝修期間天天抱怨我催促的商戶老板,開業之后請我吃飯說:“小邵,我佩服你!”
被一群商戶圍堵,我挺(ting)住了
一個月后,我被調到籌備期的桂林疊彩店,升職為營運主管。4個月后,這里順利開業,我又經歷了一次“戰爭”。
但沒(mei)想(xiang)到(dao),更大的(de)困(kun)難還在后頭。
2018年春節(jie)前,開業(ye)一個季度的新場經(jing)歷了(le)第一個淡(dan)季,周邊公交(jiao)、市(shi)政配套臨近過年沒有如期完工,商業(ye)氛(fen)圍慘淡(dan),很多商戶自身經(jing)營也不好,萌生(sheng)了(le)退租的打算。
有(you)一次,有(you)兩三個(ge)商戶代表來辦公室(shi)要求(qiu)降租(zu)。同事回復說不能滿足降租(zu)要求(qiu),可以(yi)協商別的條(tiao)件。
得知這(zhe)個消息后,我私下(xia)溝通了(le)哪些品牌有經營(ying)困難(nan),了(le)解他們的訴求。
意外的是,沒過多久,之前來談判的商戶組織了(le)十幾個(ge)商戶一起來辦公(gong)室。那(nei)是我(wo)第一次見到這種(zhong)陣仗,6個(ge)人的辦公(gong)室被將近20個(ge)人擠滿了(le)。
那(nei)場談判(pan)經歷了大(da)約兩個小(xiao)時,我們把有困難的商戶分類(lei),哪(na)些是(shi)自營品牌,哪(na)些是(shi)連鎖(suo)加盟品牌,哪(na)些需要總部溝(gou)通(tong)需求,哪(na)些需要我們自己解決(jue)。
最后,在(zai)堅持(chi)原則(ze)的(de)前提(ti)下,我們(men)跟(gen)十幾個商戶(hu)達成了基本共識,可以(yi)提(ti)供市場(chang)活動、品牌宣傳等方面的(de)支持(chi),大家(jia)一起想辦法挺(ting)過淡季(ji)期。
那之后,我更加理解了(le)服務的(de)關鍵——堅持原(yuan)則(ze)、真誠溝通。
商戶突然(ran)要撤(che)鋪,我挽回了
擔任營運主管一(yi)(yi)年后,我競聘(pin)成為北海(hai)萬達(da)廣場的(de)(de)招商部副經理(li)。有一(yi)(yi)次(ci),一(yi)(yi)個長沙的(de)(de)商鋪進駐,項目按照流程準備開(kai)業(ye)。
這家(jia)品牌(pai)第一(yi)次與萬(wan)達合作,不了解萬(wan)達的(de)(de)合規(gui)細節,外部聘(pin)請的(de)(de)設計師排期緊張,疏于溝通,提交的(de)(de)圖紙一(yi)直不能達到我們的(de)(de)要求。
三方在線上反復溝通,拉鋸了大(da)半個月,一直沒有結果。眼(yan)看(kan)著原定的開業(ye)時間節點緊張,卻遲(chi)遲(chi)無法進場(chang)施(shi)工。商(shang)戶臨時決定放棄該鋪。
記得接到商戶要撤鋪的電話時,已經是夜里11點半了。“不做了,定金寧愿不要了。”我聽到這句話(hua)一下(xia)子蒙了。
掛(gua)了電(dian)話,我就開始胡思(si)亂想:到底是(shi)什么(me)問(wen)題?那一(yi)夜我幾乎一(yi)宿(su)沒睡(shui),第二天(tian)一(yi)早訂了桂林去長沙的火車票,要跟商戶老板(ban)親自見(jian)面(mian)。于(yu)是(shi),我沒提(ti)前打招呼就在(zai)簽約合同書(shu)上查了公司(si)地址,到了地方才聯系老板(ban)。
“我到您公司了。”我說。
“別騙我了。”老板一(yi)開始(shi)不信,直到我發了個微信定位給他(ta)。
在他長沙的店鋪,我們第一次線下碰面,我說:“很多事情線上溝通會有些歧義,我這次來是想讓您了解萬達的誠意。”
之后的兩個多小時,我們把此前的誤解打開,并找到新的解決辦法,重新制定開業計劃。“我以前會覺得萬達太苛刻強勢了,看來是我理解錯了。”老(lao)板一掃前一晚的(de)怒氣。
加入萬達之前,我一點不覺得自己是個超級有行動力的人,萬事皆隨性。可在這里三年了,我意識到,萬達帶著我們每個人貫徹著“使命必達”四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