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年間,萬達一點點教會我工作方法、行業經驗,感恩萬達給予我熱愛的事業,衷心期待萬達越來越好,向著“國際萬達,百年企業”的偉大愿景(jing)不斷前行。
今年,恰逢萬達30周年,也是我在萬達的第12年,我深刻體會到商業地產圈流傳的那句“沒經歷過萬達的商業地產人,人生是不完整的”,也親身經歷著“每一座萬達廣場,每一個城市中心”的言出必行。
“希望這里成為我的事業”
我與萬達的故事,從2004年開始。那時的寧波鄞州高教園區還是一片荒蕪,除了幾所高校,既沒有商業區,也沒有太多住宅樓,坐在363路公交車上,沿途一片蕭索。當我看到“每一座萬達廣場,每一個城市中心”這句廣告語,心里充滿著好奇和無限遐想:“萬達”該不會是那個8次奪得中國足球頂級聯賽冠軍的“萬達”?
2006年我大學畢業,把簡歷投給了寧波萬達商管,經過4輪面試,終于到了最后總經理面試環節。有人提醒我,總經理面試要求非常嚴格,在這兩個月時間里,他已經PASS掉很多人了。時至今日,我還能清晰回憶起當時面試的場景,還記得最后一個問題:“你希望在萬達干多久?”我思索后回答:“我希望會成為我的事業。”
2006年10月10日,我正(zheng)式(shi)加入寧波鄞州萬達(da)!
入職后的第一個教訓
加入萬(wan)達的(de)這(zhe)一(yi)年,恰逢萬(wan)達重要轉型(xing)的(de)一(yi)年。從第一(yi)代單體(ti)店到(dao)第二代組(zu)合(he)店,2006年萬(wan)達實現商業模(mo)(mo)式轉型(xing)重要一(yi)步,發(fa)展(zhan)到(dao)第三(san)代——城市綜合(he)體(ti),這(zhe)是(shi)萬(wan)達集(ji)團獨創的(de)商業地產模(mo)(mo)式。
這一年,寧波鄞州、上海五角場、北京CBD萬達廣場,在新一代模式下陸續開業。面對質疑聲,創新商業模式,選址郊區,只租不售,萬達敢沖!如今回首,時間給了最強有力的回應,萬達“三戰定天下”,所以老萬達人喜歡稱這年的三個項目叫“三大戰役”。
我(wo)入職的(de)第(di)一個崗位是(shi)客服助(zhu)理。前(qian)期工作量(liang)不大,我(wo)被安(an)排協助(zhu)招商主管(guan)簽(qian)訂租戶租賃合同。由于沒(mei)有經驗,又(you)面臨簽(qian)約集中(zhong),雖(sui)然提(ti)前(qian)做了(le)準備(bei),我(wo)還是(shi)出錯了(le)。
“李寧”的代理商過來簽合同,我拿出準備好的合同,但商戶突然提出:“這個租金價格不對,你們之前跟我談的不是這個價。”我在猶豫間拿(na)出了(le)一張《品牌租金洽(qia)談明細表》,不料被商戶突(tu)然搶走,看到了(le)其他(ta)國際運動品牌的商務條(tiao)件。他(ta)起身就找到我的主(zhu)管反映說(shuo)租金不公平。
事(shi)后(hou),主管用了(le)(le)全(quan)公司(si)都能聽到的(de)音量痛(tong)批我(wo)(wo)。那晚我(wo)(wo)輾轉反側,難以入眠。我(wo)(wo)開始變(bian)得(de)畏(wei)首畏(wei)尾(wei),不(bu)敢(gan)做事(shi)。但幾天后(hou),主管告訴我(wo)(wo)事(shi)情(qing)搞定了(le)(le),她約(yue)對方重(zhong)新談(tan)了(le)(le),最終對方簽了(le)(le)約(yue)。
此后,我(wo)(wo)養(yang)成了好的工作習慣,尤其在跟客戶談判(pan)前,我(wo)(wo)會提前做好充(chong)足準(zhun)備,預(yu)測突發(fa)狀況,做好應(ying)對。這(zhe)是我(wo)(wo)初入職場學(xue)到的商業第一課。
第一次參與策劃主(zhu)題營銷活(huo)動
2006年12月22日,寧波鄞州萬達火爆開業,而隨著前3個月“蜜月期”過去,廣(guang)場客流(liu)、銷售下降明顯。
記(ji)得那是2007年4月(yue)的某一(yi)(yi)天,寧波某商報(bao)頭版刊(kan)登(deng)了一(yi)(yi)篇大幅報(bao)道(dao)——萬達廣場開業后客(ke)(ke)流(liu)稀少!文章說(shuo)萬達室內(nei)空(kong)氣不好,商家(jia)生(sheng)意慘淡,甚(shen)至(zhi)不知(zhi)道(dao)從(cong)哪里引用了一(yi)(yi)些所謂專家(jia)的意見。報(bao)道(dao)一(yi)(yi)出,同事們都既委(wei)屈(qu)又氣憤,希望通過策劃一(yi)(yi)檔具(ju)有全城轟動的話(hua)題營銷(xiao),在淡季、客(ke)(ke)流(liu)低迷之時扭(niu)轉輿(yu)論導(dao)向(xiang)。
此時恰逢4月風箏季,“箏天下”——寧波首屆風箏文化藝術節應運而生了。“箏天下”寓意(yi)萬達(da)雖剛起步,但(dan)是我們致力于(yu)立(li)足(zu)寧(ning)波新(xin)商圈,打破傳統商業格(ge)局,讓萬達(da)廣(guang)場成為寧(ning)波新(xin)的中心。短短10天,團(tuan)隊(dui)(dui)聯系山東濰(wei)坊(fang)風箏(zheng)藝(yi)術大(da)師,營運部洽談(tan)商家促(cu)銷(xiao)活動,企(qi)劃部策(ce)劃推(tui)廣(guang)造勢,活動圓滿成功(gong),很大(da)程度上提振了團(tuan)隊(dui)(dui)士氣(qi)和商家信心。
此后,我們的營銷活動更加系統化、專業化,異業聯動更加頻繁,政府資源深度挖掘,“有節過節,無節造節”等(deng)營銷體系和理(li)念應(ying)運而生(sheng)。每年固定形(xing)成(cheng)了三四月(yue)、六(liu)七月(yue)、十一(yi)(yi)月(yue)、十二月(yue)在沒有法(fa)定節假(jia)日(ri)之時都有一(yi)(yi)檔大(da)型主題(ti)營銷活動,而這套模式在寧波的成(cheng)功運用也是大(da)家現在所熟知的萬達全國(guo)統(tong)一(yi)(yi)營銷《全年營銷大(da)綱》的基礎框(kuang)架。
對(dui)個人也好(hao),對(dui)公司也罷,應該(gai)感謝(xie)那些(xie)曾遇到過的(de)挫折,更應該(gai)感謝(xie)每個批(pi)評過你的(de)人,正(zheng)因為有了這些(xie),才使(shi)我們成長(chang)得(de)更快(kuai)。初生牛犢(du)的(de)我們,又何必怕虎,敢為人先(xian),方能追求卓越。
在(zai)C類地段開出A類廣(guang)場的經(jing)歷
萬(wan)(wan)達首(shou)個第三代(dai)城市綜合(he)體(ti)在寧(ning)(ning)(ning)波鄞(yin)州(zhou)(zhou)取得了成功。借助鄞(yin)州(zhou)(zhou)穩步提升之(zhi)勢,萬(wan)(wan)達在寧(ning)(ning)(ning)波的第二(er)個項目,寧(ning)(ning)(ning)波江(jiang)北(bei)萬(wan)(wan)達廣(guang)場進入籌備(bei)階段。2009年(nian)12月22日,鄞(yin)州(zhou)(zhou)萬(wan)(wan)達3周年(nian)之(zhi)日,江(jiang)北(bei)萬(wan)(wan)達商(shang)管公司正(zheng)式(shi)組建,而我也加入其中,負責(ze)(ze)營運部工作,同時負責(ze)(ze)服裝服飾業(ye)態招商(shang)。
那時的寧波江北一片荒涼,連舊房拆遷都沒啟動。寧波當地的網絡媒體都不看好江北萬達,認為那個區塊根本沒法做商業,“誰做誰死”。
首先,我們前期將招商辦公室設置在鄞州萬達旁的“萬達48克拉” ,背靠大樹好乘涼,鄞州萬達的成功,就是最好的實例,招商交流時給了商戶未來良好預期與信心。其次,充分發揮同城資源優勢,江北團隊出自鄞州,鄞州萬達在開業后3年間儲備了一定量客戶,招商團隊深入挖掘儲備資源,同時捆綁鄞州項目,“就地取材,資源最大化”。第三,籌備期間,就充分(fen)評(ping)測(ce)和預估江(jiang)北萬達未來經營的(de)困難程度,就事論事,積極爭取,最后(hou),在第一(yi)年有三個(ge)月免(mian)租基礎上,第二(er)年又額外追加了三個(ge)月免(mian)租期。事實(shi)上,第二(er)年額外三個(ge)月免(mian)租期是(shi)在整體 100% 完成招商后(hou)才告知商戶,在裝(zhuang)修(xiu)進場環節(jie)中激勵了商戶早進場,快裝(zhuang)修(xiu)。這個(ge)額外的(de)政策,也為(wei)開業后(hou)江(jiang)北培育期提(ti)供了很好的(de)穩(wen)場支持(chi)。
開業籌備期是艱辛的,江北萬達也不例外,但是由于準備充分,將各項工作前置,加上用對了策略,工作事半功倍。2010 年 12 月 10 日,江北萬達精彩開業,開業首日客流達 37.3 萬,前 3 天客流總計超 80 萬,創造了當時已開業萬達客流的最高紀錄,前三天銷售總額突破 5400萬。當時集團領導評價江北萬達:“江北萬達在 C 類地段,開成了 A 類廣場。”
由于項目區位較偏,交通不便,客群結構單一,消費力低,同業競爭對手不斷出現,電商來勢兇猛,開業后的困難遠超我們預料。開業后半年,掉鋪問題開始產生,幸虧我們還有開業前儲備的 “余糧”,能做好“無縫對接”。但由于(yu)(yu)周(zhou)邊商業氛圍持(chi)續未有改善,政(zheng)府原先(xian)答應的配套(tao)規劃遲(chi)遲(chi)未啟(qi)動,商家信心進一步受挫,租費(fei)收繳壓力(li)也不(bu)斷(duan)加大(da)。我們發現靠等是完全不(bu)行的,于(yu)(yu)是化被動為主動,我們主動出擊(ji)。
招商方面,深度挖掘本市資源,再拓展周邊城市,同時借助鄞州萬達同城資源,積極開發新合作伙伴。營運方面,在 “經營預警機制基礎上”,新建立了“店鋪經營溝通反饋機制”和“店鋪經營輔導機制”,定期與商戶溝通,穩定商戶經營信心,也讓商戶了解廣場目前經營狀況。團隊方面,建立導師機制,同時每周開展定期培訓,對于經驗相對豐富的員工,設置了進階業務培訓,充分激發了團隊內在動力。在不懈努力下,江北萬達持續每年保持“0”空鋪,租(zu)費 100% 收繳率,改(gai)變(bian)了寧(ning)波(bo)傳統(tong)商業版圖,建立起(qi)寧(ning)波(bo)江北商圈的商業核心地位。
成長路(lu)上,將自己與廣(guang)場、與團隊捆綁(bang)在一(yi)起,面對(dui)困難,同進退。經營購物中心(xin)本就(jiu)是一(yi)件持之以恒的事情,沒有捷徑(jing)可(ke)走,產(chan)生了問題,只(zhi)有想方(fang)設法去解決問題,堅定不移用(yong)行動去證明。
感恩萬達(da)給予我熱愛的事業(ye)
在萬達工作 12 年,經常有人問我:“你怎么能熬這么久?”我(wo)(wo)更(geng)愿(yuan)意跟他們說這不是(shi)熬,是(shi)歡喜中持一份凝(ning)重,失落(luo)時存一絲希冀(ji),這是(shi)我(wo)(wo)的(de)樂觀勁,是(shi)我(wo)(wo)的(de)好心態:職位晉升(sheng)遇到瓶頸期,我(wo)(wo)告(gao)訴自(zi)己(ji),可以更(geng)安心、更(geng)踏實(shi)地把每(mei)一步踩踏實(shi)了,以后(hou)的(de)路(lu)走(zou)起來才(cai)更(geng)堅(jian)定有(you)力(li);一個個老同事(shi)跳槽拿到高(gao)薪,我(wo)(wo)告(gao)訴自(zi)己(ji),在萬達有(you)更(geng)扎實(shi)的(de)積累、更(geng)寬廣(guang)的(de)平臺。
萬達 12 年,我歷經職場人(ren)到職業人(ren),再到專業人(ren)的(de)成長(chang)轉變。在(zai)每個階段確定出一個個小目標,能給自己(ji)帶來更多(duo)的(de)價值感和成就感。如今在(zai)商管總部工(gong)作的(de)我,雖不再操(cao)盤具體項目,但(dan)我會通過更高一層的(de)工(gong)作平臺(tai),把萬達廣場的(de)成功模(mo)式講解給新人(ren),讓萬達廣場開一座,旺一座。
“每一座萬達廣場,每一個城市中心”,是萬達人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韌性,是成長路上不輕言放棄,堅持到底的決心與信心,更是萬達商管團隊專業化、精細化營運管理的精耕細作。如今,我們更加自信地喊出“萬達廣場,就是城市中心”。
12 年間,萬達一點點教會我工作方法、行業經驗,感恩萬達給予我熱愛的事業,衷心期待萬達越來越好,向著“國際萬達,百年企業”的(de)偉大愿景不(bu)斷(duan)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