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報(bao)告摘錄:丹寨(zhai)已(yi)逐步(bu)成為萬(wan)達精(jing)準(zhun)扶貧的新(xin)品牌。2018年(nian)丹寨(zhai)旅(lv)游(you)小(xiao)鎮要確保400萬(wan),力爭500萬(wan)游(you)客(ke)數量。按照國家(jia)旅(lv)游(you)局的標準(zhun),200萬(wan)就(jiu)(jiu)算旅(lv)游(you)大縣,我們(men)今年(nian)做到500萬(wan),縣級旅(lv)游(you)可能就(jiu)(jiu)名列前茅了。
半年(nian)時間,改變了不少丹寨(zhai)人(ren)的(de)(de)人(ren)生(sheng)軌跡,也讓他們(men)(men)把最好的(de)(de)家鄉呈現給了天南海北(bei)的(de)(de)人(ren)們(men)(men)。來到(dao)小(xiao)鎮,看(kan)著眼前(qian)一張張充滿生(sheng)機的(de)(de)丹寨(zhai)面孔(kong),你會發自內(nei)心地感嘆這里的(de)(de)變化。
萬達的丹寨扶貧行動就是關于中國打好扶貧攻堅戰的最有代表性的“中國故事”。每年5000萬扶貧基金分紅可解困難民眾燃眉之急,7億元捐建的丹寨萬達小鎮和3億元捐建的萬達職業技術學院,則從旅游產業和教育入手,為丹寨的根本脫貧打造穩固的“閉環系統”,實現可持續的脫(tuo)貧致富。
長中短期結合,標本兼治,這是萬達丹寨扶貧的戰略和遠見,也是中國企業的智慧和胸懷。加拿大蒙特利爾市旅游局總裁暨首席執行官Lalumière說:“你們進步飛快,振興當地經濟,對國際旅游行業來說是一個特別棒的典范。”世界旅游理事會總裁GloriaGuevara則盛贊:“你們的成就對于國際社會的確是令人振奮的事。”
2017年7月開業的(de)萬達小鎮,以富(fu)有苗寨特(te)色的(de)建筑風格,神秘而不失韻味(wei)的(de)非遺項(xiang)目體驗(yan),各種原生態的(de)苗族美食,過硬的(de)配套設施,讓其圈粉無數。小鎮已經累計迎(ying)來(lai)游客(ke)超300萬人次(ci),帶動丹寨全縣(xian)旅游綜合(he)收入達20.93億元。
丹寨外出務工人員紛紛回鄉就業、創業。卡拉村村民、退伍軍人楊雪亮一口氣在萬達小鎮開了兩家賣手工鳥籠的店。“利用從小學過的手工技藝,利用現在這個機會闖一闖。”在萬達小鎮經營民宿的江煥波“恨不得能多有幾間房”,絡(luo)繹不絕的(de)游(you)(you)客讓他十(shi)分(fen)開心,即便現在(zai)的(de)旅游(you)(you)淡季也有(you)近六成的(de)入住率。
半年時間,改變了不少(shao)丹(dan)寨人的人生軌跡,也讓(rang)他們把最好的家鄉呈(cheng)現給了天南海北的人們。來(lai)到小鎮,看著眼前一張(zhang)張(zhang)充滿(man)生機的丹(dan)寨面(mian)孔(kong),你(ni)會發(fa)自內心地感(gan)嘆這里的變化。
關鍵詞:【吃】
卡拉斗雞肉成“網紅”
貴州丹寨卡拉村不僅有譽滿中外的手工鳥籠,還有一道在丹寨家喻戶曉的苗族特色菜——“斗雞肉”。丹(dan)寨(zhai)民(min)間歷(li)來有斗(dou)(dou)雞(ji)(ji)的習(xi)俗,打斗(dou)(dou)后(hou)的敗雞(ji)(ji)往往就成(cheng)了盤中(zhong)餐。2012年,村民(min)吳明華(hua)開(kai)(kai)了卡拉(la)第一家斗(dou)(dou)雞(ji)(ji)肉餐館,由于(yu)地(di)理位置限制,生意算(suan)不上(shang)火爆,食客(ke)主要(yao)來自丹(dan)寨(zhai)縣(xian)城及周(zhou)邊(bian)地(di)區(qu)。讓吳明華(hua)沒想到的是,2017年開(kai)(kai)業(ye)的丹(dan)寨(zhai)萬達小鎮竟讓自家的斗(dou)(dou)雞(ji)(ji)肉聲名(ming)鵲起,變身網(wang)紅美食。
憑借一顆推廣(guang)家鄉特色(se)美(mei)食的(de)(de)(de)初(chu)心,吳明華將斗雞肉(rou)館的(de)(de)(de)首家分(fen)店開進萬達小鎮(zhen)。讓來自國內(nei)外的(de)(de)(de)游(you)客流連忘返(fan)的(de)(de)(de),不(bu)僅是秀美(mei)的(de)(de)(de)風光和濃厚的(de)(de)(de)文化氛圍(wei),還有點燃舌尖的(de)(de)(de)美(mei)味斗雞肉(rou)。小鎮(zhen)游(you)客常常看完斗雞表演(yan)賽后,又(you)興致勃勃地直奔(ben)斗雞肉(rou)館吃上一頓,這樣的(de)(de)(de)體(ti)驗讓游(you)客感(gan)到十(shi)分(fen)滿足。
酒香也怕巷子深,美食更要勤吆喝——小鎮20多位“輪值鎮長”紛紛以各種方式為斗雞肉“打call”,他們不僅拍攝了美食宣傳片和美圖,還撰寫了精彩的游記,在網絡上反響強烈。在小鎮2017年11月舉辦的萬人長桌宴直播中,來自美國的“鎮長”中美為游客烹制斗雞肉漢堡,引發線上數百萬人圍觀,斗雞肉徹底火了!“幾乎每一任‘鎮長’都要到我家嘗嘗斗雞肉,幫我們做宣傳,游客朋友也因此慕名而來。”吳明華談起小(xiao)鎮對自家(jia)餐(can)館做的(de)宣傳(chuan),感(gan)激不已。
吳明華透露,小鎮斗雞肉館在旺季的銷售額日均為7000元,超出卡拉村店的最高營業額一倍以上,不少游客因為在小鎮店排不上號,便選擇前往卡拉店就餐,也因此帶動了卡拉村的旅游觀光產業。“我們餐館的服務員還有不少是貧困戶,他們的月工資有2000~2400元,每逢國慶、五一等旅游黃金期,我還為他們加3倍工資。”
如同卡拉斗雞肉餐(can)館一樣火爆的(de)飯(fan)館在小鎮(zhen)上還有許多家,丹寨的(de)特色餐(can)飲也因萬達小鎮(zhen)的(de)開啟,迎(ying)來了生機。
關鍵詞:【住】
小鎮吹來“民宿”風
在小鎮開業之前,丹寨縣的住宿條件以中小型賓館旅社為主,當地“農家樂”性質的傳統民(min)宿接(jie)待能力十分有(you)限。小(xiao)鎮開業后,催(cui)生出(chu)十幾家(jia)裝修精美、特色鮮(xian)明的民(min)宿,極大改善了(le)丹寨游客的住(zhu)宿條(tiao)件。
小鎮朵(duo)蝶朵(duo)阿客棧(zhan)總(zong)經理王筑(zhu)雷介紹,他們(men)公司(si)在貴州運營(ying)了多家(jia)特色酒店,朵(duo)蝶朵(duo)阿客棧(zhan)是依托丹寨萬達小鎮打造的首家(jia)旗艦(jian)式精品民宿。
文化是民宿賴以生存的根基,朵蝶朵阿是苗語“阿哥阿妹”的漢語音譯。客棧擁有18間富有格調的復式客房,在設計上充分融合了民族元素,并突出了人性化的居住細節。每逢周末或節假日,朵蝶朵阿都會入住爆滿,游客需要通過網絡或電話預約才能“搶”到房。
王筑雷介紹,朵蝶朵阿的(de)員工(gong)都是丹寨本地(di)人,在(zai)客(ke)棧運營初期,他們缺乏(fa)民(min)宿(su)服務(wu)經(jing)驗,思想(xiang)上趨于保(bao)守(shou)。為(wei)此(ci),他不定期地(di)組織員工(gong)外出觀摩,讓(rang)員工(gong)體驗高水平的(de)酒店服務(wu)水平,通過對比找差距,從而改善(shan)自身能力,以滿足顧客(ke)的(de)不同需求。
朵(duo)蝶朵(duo)阿18歲的服(fu)務員姜(jiang)建彪從丹寨(zhai)職校畢業(ye)后通(tong)過應聘來(lai)到客棧工作,他每月(yue)3000元左
右的工資待遇,處于丹寨住宿行業員工的中上等水平。“如果不是因為萬達小鎮,我可能還是一名辛苦的汽修師,不可能有機會學到外來先進的工作經驗。未來我希望自己也能經營一家屬于自己的客棧。”姜建彪說。
在(zai)多(duo)家旅(lv)游點(dian)評網站上,包括朵蝶朵阿在(zai)內的多(duo)家小鎮(zhen)民宿,都因(yin)良好(hao)的服(fu)務水準和住宿環境收獲了(le)旅(lv)客的贊譽。
關鍵詞:【玩】
村民燃起“斗牛夢”
斗牛,是貴州丹寨縣一項傳統的民俗活動。隨著2017年7月丹寨萬達小鎮開業,“牛霸天下”斗牛場也應運而生。作為全國唯一常態化斗牛表演場地,“牛霸天下”集聚了一群以斗牛為事業的人(ren),向游客呈現精彩(cai)的斗牛文化和民俗表演。
斗牛場競賽部工作人員王興文來自丹寨縣楊武鄉楊浪村,是斗牛表演賽的裁判長。看到這位90后苗家小伙每次出場時的沉穩與勇猛,你恐怕想象不到他以往打零工時遭遇過多少挫折和無奈。在社會上飽經摔打的他一聽說小鎮斗牛場開業的消息,便直奔這里開始了嶄新的事業,這不僅因為他自幼隨長輩參加民間斗牛比賽,是個資深“牛迷”,也因(yin)為他想結束漂泊,過上安定的生活。
小鎮斗牛場每月3000元的工資,加上彈性的工作機制,讓王興文十分滿足。他將一腔熱忱投注在工作中,還帶動了剛返鄉的哥哥王興林以及家中務農的姑父和舅舅等人到斗牛場上班,從事飼養員和門衛的工作。“萬達小鎮帶來的工作機會,讓全家人目前收入加起來過萬,大大改善了生活條件,也讓我們能在家門口從事一份熱愛的事業。”王興文說。
斗牛場在國慶期間每日接待游客量逾千人,日營業額超10萬元。在小鎮火爆旅游的刺激下,斗牛場每年需要幾百頭牛參加表演賽。相比民間非常態的斗牛賽,丹寨萬達小鎮斗牛場為牛主提供了穩定的獎勵,斗牛場總經理潘永瑞說:“每頭牛打一場5分鐘的比賽,牛主人將獲得700元勞務費,這直接帶動了丹寨周邊村寨農戶養牛的熱情,不少農戶甚至把養牛作為家庭經濟來源。”
斗牛場50多名員工中有(you)不少貧困戶,他們目前(qian)3000元的工資遠超之前(qian)務農(nong)所得。丹寨萬達
小鎮斗牛場(chang)的開啟,帶領他們在(zai)自家門前走上(shang)了致(zhi)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