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認為萬達之于我,只是一個商場,那就錯了。在我心中,萬達是一個巨無霸企業,被譽為“民營企業中的航空母艦”,一個不斷攻城略地,“占領”了中國大半個疆土的商業傳奇,一個在世界級企業方陣中都有一席之地的企業。
前不久,供職于某地級市一家燃氣公司的表弟跟我聊天。“萬達開在了家門口”,他的(de)語氣頗為亢(kang)奮。我能(neng)(neng)理解(jie)他的(de)激動,家門口(kou)有萬達(da),不(bu)僅意(yi)味著物(wu)質生活(huo)更便利,精神生活(huo)更充盈,從最現實的(de)角(jiao)度出發(fa),也能(neng)(neng)拉升自家住房的(de)房價。更何況,萬達(da)已是城市地標,生活(huo)在其周邊(bian),是件特別(bie)自豪(hao)的(de)事。
以南京為例,我在南京時與朋友小聚,所約地點常以河西萬達、新街口萬達或江寧萬達為參照物。朋友有時介紹自己買的房子,說來說去說不清楚,一句“在河西萬達附近”就清晰明了。
一千個讀者有(you)一千個哈姆(mu)雷特,不(bu)同的人心中有(you)不(bu)同的萬達(da)。在(zai)我(wo)心中,萬達(da)是(shi)什么?她是(shi)城市地(di)標,是(shi)聚(ju)餐(can)的場(chang)所,是(shi)購物(wu)的地(di)方(fang),更是(shi)可以看電(dian)影并(bing)有(you)良(liang)好觀影體(ti)驗的處所。
“跟我回憶吧,巴黎的天空,大秋水仙……我們到賣花姑娘那兒買心:心是藍色的,在水中綻放。”這是詩人保羅·策蘭在(zai)《巴黎(li)回憶》中的(de)一句話(hua)。不(bu)得不(bu)承(cheng)認(ren),我(wo)(wo)們之(zhi)所以對一個地方刻骨(gu)銘心,是因為(wei)那(nei)里有(you)(you)我(wo)(wo)們熟悉(xi)的(de)人,有(you)(you)經常流連(lian)忘返的(de)書店,有(you)(you)看(kan)了(le)無數(shu)大片(pian)的(de)影城。萬(wan)達(da)廣場之(zhi)于我(wo)(wo),就是帶給(gei)我(wo)(wo)美好(hao)記憶的(de)地方。
在南京時,觀影最多的影城就是河西萬達影城,最新的觀影經歷是在河西萬達影城看小李子主演的《荒野獵人》。每次看電影前,必先買一杯加入紅豆等配料而成的溫熱豆漿,喝一口齒頰留香,回味悠長。很容易想到黃庭堅的那首詩:“北客未嘗眉自顰,南人夸說齒生津。磨錢和蜜誰能許,去蒂供鹽亦可人。”可惜,前不久再(zai)去時(shi)發現這家(jia)(jia)店換成了一(yi)家(jia)(jia)經營其他飲料的了,讓我覺得(de)既遺憾又(you)傷感。
如果認為萬達之于我,只是一個商場,那就錯了。在我心中,萬達是一個巨無霸企業,被譽為“民營企業中的航空母艦”,一個不斷攻城略地,“占領”了(le)中國大(da)半個疆(jiang)土的商業(ye)傳奇,一個在世界級企業(ye)方陣中都有一席(xi)之地的企業(ye)。除此(ci)之外呢?
我(wo)不算是(shi)徹底(di)的足球(qiu)迷,但最愛看西甲,在(zai)西甲中最喜歡的球(qiu)隊除了巴薩就是(shi)馬(ma)(ma)競,最喜歡的主(zhu)教練之一就是(shi)馬(ma)(ma)競主(zhu)教練西蒙尼(ni)。而(er)去年1月21日,萬達集團與西班牙馬(ma)(ma)德(de)里競技(ji)足球(qiu)俱樂(le)部簽署入股(gu)協議,以4500萬歐元購得馬(ma)(ma)競20%的股(gu)份并進入董事(shi)會。
有個細節是,當天恰逢國家男足亞洲杯三連勝,我在當天為人民日報法人微博撰寫的人民微評中,將兩者串聯一起,今日不妨重溫舊作——萬達投資馬競,男足亞洲杯三連勝,看似風馬牛不相及,實有內在交匯。“要砌墻,先打夯”,如(ru)果馬競承諾培(pei)訓中(zhong)國青(qing)少年落實,可助(zhu)力中(zhong)國足(zu)球打牢(lao)根基。不必(bi)在意一城一池(chi)之得失,當中(zhong)國青(qing)少年足(zu)球人才越(yue)來越(yue)多,水平(ping)越(yue)來越(yue)高,國足(zu)必(bi)能不斷出線、出彩、出風頭。
之(zhi)所以有此判斷,其實早(zao)在2012年,萬達就(jiu)啟動(dong)中國足球希望之(zhi)星赴西(xi)班(ban)牙留學(xue)計劃,海選90名足球小將(jiang)送往馬(ma)德里競(jing)技、瓦倫西(xi)亞(ya)、比(bi)利(li)亞(ya)雷(lei)亞(ya)爾(er)等(deng)西(xi)甲豪強的梯(ti)隊(dui)留學(xue)西(xi)班(ban)牙三年,目前(qian)仍在順利(li)運行。這是高(gao)瞻遠矚之(zhi)舉,更是務實。而(er)且,馬(ma)競(jing)是一支值得尊(zun)重的球隊(dui)。萬達與馬(ma)競(jing)聯(lian)姻,的確讓(rang)人興奮,由此也可(ke)見萬達的眼光。
除(chu)了(le)(le)善于在(zai)體育(yu)領域發力,萬(wan)達在(zai)我(wo)心(xin)中(zhong)是什么?它(ta)還代表著一(yi)種文(wen)化、一(yi)種精神。王健林所著的《萬(wan)達哲學》一(yi)書,我(wo)看了(le)(le)不止一(yi)遍。可以說,對萬(wan)達了(le)(le)解越(yue)深,就越(yue)佩服這家企(qi)業(ye);對王健林的諸多演講越(yue)熟稔,就越(yue)發覺得萬(wan)達走到今天(tian)并非(fei)偶然(ran),能(neng)有(you)今日成就更非(fei)偶然(ran)。
王健林把以身作則當成提高企業執行力的首要驅動力,他說過:“在公司里我敢喊向我看齊,要求員工做到的,我一定首先做到。比如說為了反腐敗,公司不能搞裙帶關系,我就嚴格遵守,到現在沒有任何親屬在公司工作,我可以給錢讓他們自己去創業,但進入公司不允許,做到這一點是極其不易的。萬達要成為世界一流,需要大量國際化人才,我不希望大家認為萬達是家族企業,什么都老板個人說了算,決策也不透明,這樣國際化就很難做到。而且作為萬達絕對大股東,我從不在公司報銷費用,我帶頭不占小股東便宜,要做得硬氣。”
窺(kui)一(yi)斑而(er)見全(quan)豹,從中可(ke)見這家企業(ye)之所以走到(dao)今天,與(yu)內在的企業(ye)文化分不開(kai)。
三十而立。再過兩年,萬達就要迎來30歲生日,屆時她身上將有什么樣的標簽,值得期待。萬達的最新轉型目標是“2211戰略”,意即到2020年,做到企業資產2000億美元、市值2000億美元、收入1000億美元、利潤100億美元。萬達旨在建立一個龐大的全球性文娛帝國,他目前所致力做的就是“萬達顛覆萬達”。任誰也不(bu)能不(bu)對萬達刮目相(xiang)看,充滿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