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ru)行(xing)10年(nian),蔣(jiang)曉豐覺得,市場部像是一個(ge)火車(che)頭,引(yin)領方向,帶動身后的運(yun)營,最(zui)終服務好商戶和客(ke)人這(zhe)整個(ge)系統。靠著逢(feng)山(shan)開路、遇水(shui)疊橋的勁頭兒,再難的任務也能撥云見日。
蔣曉豐現在是牡丹江萬達廣場招商營運副總經理,入行10年。他覺得兩年來的“導師”經歷讓他成長不少。“這些比我小10歲的孩子們也教會了我很多”,蔣曉豐學會在抖音、網紅效應里激發新的創意,也回想起年輕時的自己,“我當年也天馬行空,但是,三分方案七分執行”。
沒錯,執行力是蔣曉豐的(de)(de)強項,也是萬達人的(de)(de)本(ben)事。靠(kao)著這(zhe)股逢山開路、遇水疊橋的(de)(de)勁頭兒,再難的(de)(de)任務也能撥(bo)云見日。
小趙第一次(ci)出(chu)差猝不及防(fang)
趙校全是蔣曉豐在哈爾濱(bin)區域(原(yuan)黑龍江區域)市場推廣部門帶的第一個管培生。
回憶初次見面的情景,趙校全說,兩人加起來就說了3句話。翻看完趙校全的文章后,蔣曉豐問:“市場部,別人上班的時候要上班,別人休息的時候要上班,但也是最鍛煉人的部門。你有興趣嗎?”
“沒問題。”趙校全回答得干脆。
“那你以后就是我的兵了,晚上一起去雞西出差,12點的火車。” 蔣曉豐說。
初見后的幾個小時,趙校全(quan)就跟蔣曉(xiao)豐坐(zuo)上了夜車奔赴雞西,籌備當地萬(wan)達廣場一周年活動。趙校全(quan)說,人(ren)生中第一次出差來得有(you)點猝不及防。
第二天早上8點,兩(liang)個人剛到雞西,迅速整了整衣裝就(jiu)去辦公(gong)室報到了。打開電腦、熟悉活動方案、開會、了解商場整體(ti)定位(wei)、品牌(pai)組成(cheng)、討論品牌(pai)和活動契合點……
還沒等趙校全緩過神,他就跟著蔣曉豐一起完成了自己職業生涯中的第一次“大爆發”。經過(guo)一周無休(xiu)準(zhun)備,區域市場(chang)部支持(chi)當地廣(guang)場(chang)舉辦了一場(chang)二人轉演員王小虎(hu)的見面會。
由于雞西當地消費(fei)水(shui)平一般,萬達廣場(chang)一直受困于客流、銷售力不足的(de)狀態,但那場(chang)活(huo)動在引流方面實現了大突破——見面會(hui)時,廣場(chang)里的(de)三層樓都被圍得水(shui)泄不通,廣場(chang)外的(de)鐵籠(long)飛車、Cosplay巡(xun)游、漢服展等活(huo)動也空前火爆(bao)。
之后的兩年,趙校全跟著蔣曉豐跑了至少五六個城市,每次出差一路都會特別踏實。身邊這個導師話不多,口頭禪只有簡單的一句“事在人為”,但遇到困難總會(hui)先(xian)沖鋒陷陣。現在,趙校(xiao)全是(shi)大慶薩爾圖萬達廣場營運部市場推廣主管。
小鐘跟著師傅(fu)爬梯子干活
蔣曉豐第二個管培生“徒弟”鐘志博,是牡丹江萬(wan)達廣場(chang)營運(yun)部客服助理。2018年8月,鐘志博剛剛入職萬(wan)達一個月,就跟著團隊一起去綏化廣場(chang)籌備開業。
和(he)趙校(xiao)全一(yi)樣(yang),出差(cha)的(de)第一(yi)天,鐘志博落地之后(hou)就直奔辦(ban)公(gong)室,一(yi)直工作到夜里10點多。
那時候距離廣場開業只有不到一個月了,團隊每天都要從早上9點工作到夜里12點。“那段時間已經干得不會走路了。”鐘志博說。
除(chu)了日常(chang)籌備開業工(gong)作,在類似(si)綏化這種(zhong)四線城市(shi)出差,總是要應對很多突發情況,比如當(dang)地資源匱(kui)乏,第三(san)方合作的咨詢(xun)公司、物(wu)料公司不專業。
那(nei)次在綏(sui)化,眼看(kan)著第(di)二天就要開業(ye)了,負(fu)一層超市的裝飾物料(liao)還沒就位(wei),可裝修工人們全都消失,聯(lian)系不上了。
蔣曉豐召集部門幾個男生說:“明天開業我們廣場要精彩綻放,咱都熬了快一個月了,不差這幾個小時。”說著(zhu),他(ta)搬來一個3米多高(gao)的人(ren)字(zi)梯,開始在天棚上掛裝飾用(yong)的雨(yu)傘。
其他人看著蔣曉豐身體力行,也(ye)陸(lu)陸(lu)續續幫(bang)忙干活,擺花(hua)籃(lan)、擺裝飾油桶,爬梯子掛100多個雨傘(san),一(yi)直(zhi)干到深夜。
回憶起來,蔣曉豐也心疼這些孩子:“可能他們從小在家嬌生慣養,從來沒干過登高爬梯這些體力活,而且這些管培生都是招來‘動腦子’的,沒想到還要‘動手’。”但他并不會因為心疼而放松要求,“沒辦法,要保全開業大局。所以,我必須得以身作則”。
雪城冬日穿單衣“炸街”
在鐘志(zhi)博和趙校全的(de)印(yin)象里(li),蔣曉豐是那種會把考核(he)壓力自(zi)己消(xiao)化(hua)、無(wu)限(xian)激(ji)發團隊(dui)企劃創意的(de)導師(shi),最后保障結果的(de)都是他落地、執行的(de)能力。
2018年10月,牡丹江萬達廣場進入“脫困倒計時”,因為此前廣場外的主干道維修了將近半年,廣場銷售額嚴重受影響。蔣曉豐團隊的任務是要在三個月內,將廣場平常工作日的客流量“追回來”。
每周四團隊都要做一個“爆款”活動引流,每天考核KPI都“壓在頭頂”,如果一個活動的客流量不如預期,大家要復盤到底是哪個環節出了問題,第二天就要出解決方案,同時下一個活動的數據就要再“加碼”。
10月底正處于數據突破的關鍵期,蔣曉豐想,一定要在萬圣節實現一個“爆發”。于是,團隊一起策劃了一場“萬人狂歡化裝舞會”。
為了在有限的預算里把聲勢“傳出去”,蔣曉豐組織20多個男同事穿上萬圣節的服裝去牡丹江主干道、公交站上“炸街”。
10月底的“雪城”已經將近零下20攝氏度了,“黑白無常”“吸血鬼”“超人”的衣(yi)服頂多算單衣(yi),小(xiao)伙子(zi)們(men)為了效果,都沒穿棉(mian)衣(yi)外套。
蔣曉豐全程帶隊,在外跳舞、發傳單兩個小時后,就回室內休息一小會兒再出去,“大家會覺得領導都去了,也就都愿意克服困難了”。
那場狂歡Party也“炸”了,甚至成(cheng)了當地一次特(te)色狂歡。蔣(jiang)曉豐團隊乘勝追擊(ji),之(zhi)后每(mei)周(zhou)四(si)都把引(yin)流活動和商戶銷售結(jie)合起來。
一場(chang)場(chang)活動(dong)(dong)下來,客流和銷售額都逐(zhu)漸(jian)提高(gao),此(ci)前有合作(zuo)抵觸(chu)心理的(de)商戶(hu)也都越來越支持商場(chang)活動(dong)(dong)。
入行(xing)10年,蔣曉(xiao)豐(feng)覺得,市場部(bu)像是一個火(huo)車頭,引領方向,帶(dai)動身后(hou)的運營(ying),最(zui)終(zhong)服(fu)務好商戶(hu)和客人(ren)這(zhe)整個系(xi)統。所以,蔣曉(xiao)豐(feng)做活動的出發點不僅是考慮客流(liu),更要顧及商戶(hu)的轉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