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上丹寨,美不勝收,這里的故事更動人。貴州丹寨萬達小鎮向全球招募“輪值鎮長”的活動,自2017年6月啟動以來成為全社會持續參與的公益創舉。每一位“鎮長”上任之后,都大膽推行自己的施政綱領,用心用力向全世界講述丹寨的故事。本刊每期都將為大家介紹幾位“鎮長”的業績。
第26任“鎮長”:
心懷家鄉的功夫明星
1月1日,新年第一天,丹寨萬達小鎮的街頭,形象酷似李小龍的新“鎮長”引人注目。他就是在黔東南州可謂家喻戶曉的苗族本土功夫明星,也是萬達小鎮的第26任“輪值鎮長”——王飛(fei)鴻。
“這幾年家鄉的變化特別大。”王飛鴻說,過去,很多人都不太了解家鄉的山山水水和風土人情,如今通過旅游推廣,黔東南的旅游知名度得到很大提升,處處都能聽到苗族、侗族的蘆笙和歌聲。“特別是萬達集團的幫扶,讓丹寨的發展非常迅速。我也想盡自己所能為家鄉出一份力。”
作為一個從大山深處走出來的山里娃,通過多年的不懈努力,從默默無聞到聚焦鎂光燈下,王飛鴻一直有一個心愿,就是發揚光大苗家武學和民族文化。擔任“鎮長”的短短幾天里,他恨不得使出“分身術”,用上了自己的“十八般武藝”。
1月1日,他(ta)邀請了武(wu)(wu)當、少林(lin)等(deng)武(wu)(wu)林(lin)門派及相(xiang)關(guan)媒(mei)體、學者(zhe)在(zai)小(xiao)鎮舉辦研討(tao)會(hui),就民族文(wen)化(hua)(hua)在(zai)電影中的(de)表達(da)、文(wen)化(hua)(hua)價值、市場定位等(deng)進(jin)行了深(shen)入研討(tao)。他(ta)表示,自己主(zhu)演的(de)電影《功夫(fu)斗牛》將(jiang)把(ba)小(xiao)鎮作為(wei)主(zhu)要取景點。
接著,他帶著武林功夫團隊到揚頌村參加祭尤活動,希望讓更多人了解苗族的傳統文化;在功夫演唱會上,王飛鴻與團隊一起,一招一式,向游客展示了民族功夫和民族音樂,游客紛紛為“鎮長”的表演鼓掌喝彩。
王飛鴻還前往當地金山小學,為留守兒童帶去一場勵志演講。“孩子們,你們要有夢想。不管成績好壞,都不要心灰意冷,對自己要有信心。只要用心,好好學習,長大了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就行。”
他用自己的人生經歷鼓勵孩子們:“你們要認真學文習武,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只要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業,堅持努力去做,長大后就一定能實現夢想。”
第27任“鎮長”:
瞄準非遺的美女設計師
1月18日,丹寨萬達小鎮迎來了第27任“輪值鎮長”程璐,以及她率領的“智造民藝”設計師團隊。他們在丹寨發起了一場“非遺+”潮流,力求讓丹寨千年非遺文化通過產品力“活過來”,走進現代生活,實現丹(dan)寨非遺產品(pin)力的躍升。
程璐是萬味生活創始人,國家文化部非遺研習計劃講師,同時也是被譽為華人藝術界“奧斯卡”的AAC藝術中國評選的組織參與者之一。“智造民藝”的5位設(she)計(ji)師則來自(zi)時(shi)裝(zhuang)、藝(yi)術設(she)計(ji)、工業設(she)計(ji)等多個領域。
程璐說,貴州是個讓人迷戀的地方,其文化核心正是來自多彩的民族文化,位于黔東南的丹寨又是其中的翹楚。“所以能在新年前夕來到萬達小鎮,大家都特別興奮。”
他們馬不停蹄,走進古法造紙發源地石橋村、東方蠟染第一村排莫村、卡拉鳥籠制作基地,與多位非遺傳承人面對面交流。雅灰鄉“百鳥衣”傳承人,走了3個多小時山路,為他們背來了精美絕倫的“百鳥衣”。
“只有親眼見到了它,你才能理解它的神秘。工藝繁復,沒有設計圖,工期甚至長達10年,而時間的流逝就記錄在那里,一點一點地以繡代筆,記錄下苗族人的美好與祝福。”程璐說,他們決定把兩件“百鳥衣”帶去今年的巴黎時(shi)裝(zhuang)周(zhou)。
接下(xia)來,他們還將(jiang)提煉丹寨的非遺精華,把(ba)蠟染(ran)的韻味、千(qian)年古法造紙的質感、苗(miao)族銀飾(shi)(shi)的美(mei)學理念等,融入到珠寶、時(shi)裝、飾(shi)(shi)品(pin)等潮流產品(pin)中,讓(rang)丹寨非遺之美(mei),重回大眾審美(mei)視野,靜水(shui)流深地貫穿(chuan)于普通人生活之中。
程璐認為,有萬達的實力和多年經驗助力,丹寨將快速形成影響力,期待丹寨成為貴州乃至中國非遺文化的窗口。而當下需要的是“多”中求精,精中出“品牌”。
“‘智造民藝計劃’這次與萬達牽手,也期待更多有志之士加入到民藝傳承和設計群體中來,活化產業,帶動民藝研習旅行,刺激貴州丹寨人才涌入。”程璐說。
第28任“鎮長”:
《唐探2》的喜劇演員
2018年春節賀歲檔中,喜劇大片《唐人街探案2》賺足了觀眾的笑聲。而《唐人街探案2》與貴州丹寨萬達小鎮也有一份不解之緣。新年伊始,小鎮便迎來了在片中頻頻制造笑點的知名喜劇演員楊金賜——小鎮的第28任“輪值鎮長”。
“劇組征求我意見時,我也是一頭霧水,我不懂怎么做‘鎮長’啊。”楊金賜說,后來了解到是扶貧項目,幫助貴州省丹寨縣脫貧致富,“我就迫不及待地想去,也想用我微薄的力量為丹寨人民做點什么。”
來到丹(dan)寨萬(wan)達(da)小鎮(zhen)的楊(yang)金賜,為當地的山湖美景陶醉,被特色美食(shi)征服(fu),但(dan)更讓他記(ji)憶深(shen)刻的是這里的人。
他說,自己接觸到的每一個人,都特別熱情,而且特別喜歡笑,那種笑容可不是我們平時見到的服務行業人員的標準笑容,那是發自內心的笑容。“真的是景美、味美、人心善;歌醉、酒醉、寢夢香。”
任職期間,楊金賜動手制作被稱為“造紙術中活化石”的花草紙,并向丹寨知名手工藝人楊芳學習“東方第一染”——丹寨蠟(la)染。
他還專門為蠟染拍攝了一部“大片”,他兼任導演、演員,生動介紹了蠟染的神奇奧妙。“蠟染看似簡單,但我動手制作之后才發現,它絕非想象的那么簡單。這每一筆都經歷了歲月的積累,每一滴蠟也都積攢了苗族數千年文化的傳承。所以我選擇了它。”
他還建議丹寨萬達小鎮通過各種綜藝節目來提高知名度。“我希望這里越來越好,希望這里的人文與自然風光能讓更多的人知道。也希望丹寨能帶動這里的經濟,讓這里的人民都過上好日子。”
第29任“鎮長”:
競選上崗的印(yin)度留(liu)學生(sheng)
2月5日,Aiesec中國大陸區攜手萬達集團,招募了12個國家的15名青年志愿者,來到丹寨萬達小鎮進行“輪值鎮長”競選活動。最終,來自中山大學的印度留學生Junaid Khan(朱內)獲勝,成為小鎮第29任“輪值鎮長”,并帶領其(qi)他4位小組(zu)成員共同施政,支援(yuan)小鎮扶貧發展(zhan)。
活動前兩日,15名志愿者分成了3組,開展了一系列志愿者活動,包括美食義賣大賽、義務導游、非遺文化闖關活動和“鎮長”選舉等。
在美食義賣大賽上,志(zhi)愿者(zhe)(zhe)們精心制作了(le)本國(guo)的(de)特(te)色美食,在小鎮(zhen)的(de)錦(jin)雞廣場義賣,收入全數捐獻,用于關愛(ai)當地(di)(di)留守兒童;志(zhi)愿者(zhe)(zhe)們又擔任義務導游,向(xiang)游客(ke)們介紹丹(dan)寨萬達小鎮(zhen);他們還體驗了(le)錦(jin)雞舞、苗族(zu)蠟染、古法(fa)造紙、卡拉鳥(niao)籠、高山(shan)流水酒等(deng)豐富多(duo)彩的(de)當地(di)(di)文(wen)化。
“鎮長”競選活動中,留學生Junaid脫穎而出,成為小鎮第4位外國“鎮長”,也是首位來自印度的“鎮長”。作為(wei)一(yi)名醫學生,他一(yi)直堅信自己有責任去(qu)回報(bao)社會,去(qu)服務幫助更多的(de)人(ren)。
他告訴(su)記者,來到丹寨(zhai)(zhai)一方面因(yin)為自己對(dui)中國文(wen)化、苗族文(wen)化十分感(gan)興趣,同(tong)時也被此次項目所體現的(de)可持續發展理念所打動,他希望通過自己的(de)努力實現丹寨(zhai)(zhai)的(de)可持續發展。
“中國文化是獨特的,我雖是醫學生,但對中國文化非常感興趣。”Junaid說(shuo),印度文(wen)化和中國(guo)文(wen)化有(you)(you)(you)很多(duo)相似之處,這(zhe)使得(de)學習(xi)和文(wen)化交流變得(de)非(fei)常有(you)(you)(you)意思。而(er)自己與團隊成員(yuan)來(lai)自5個不(bu)同(tong)的國(guo)家,擁(yong)有(you)(you)(you)不(bu)同(tong)的文(wen)化背景與經歷(li),可(ke)以為小鎮帶(dai)來(lai)不(bu)同(tong)的執政模式。
他(ta)認為(wei),萬(wan)達(da)小(xiao)(xiao)鎮還需(xu)要更多的國(guo)際(ji)推介,讓更多外國(guo)游客來到這里,愛上(shang)這里。為(wei)此,他(ta)和(he)小(xiao)(xiao)伙(huo)伴們為(wei)小(xiao)(xiao)鎮設置(zhi)了一(yi)個Facebook賬號,分享了許多丹寨(zhai)村寨(zhai)的照片(pian)和(he)視頻,目前全球已(yi)超過2000人(ren)次瀏(liu)覽(lan),不少人(ren)留(liu)言表示(shi)驚嘆,并咨詢抵達(da)方式和(he)旅行路線。
Junaid 設想未來可以(yi)招募更(geng)多志愿(yuan)者來到這里,為當地商(shang)戶進行外(wai)語(yu)和商(shang)業技能的培訓,從而帶動丹(dan)寨(zhai)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第30任“鎮長”:
車托幫貴州“分舵主”
新春佳節,全國最大車友社區車托幫與丹寨萬達小鎮再續前緣。繼“幫主”呂春維任第18任“鎮長”后,車托幫貴州“分舵主”張俊又戴上了第30任“鎮長”的袖標,接過助力丹寨扶貧開發的“接力棒”。
正月初二,正是走親訪友之際,張俊組織貴州返鄉車友隊伍數十人來到丹寨,在丹寨萬達小鎮舉辦“尋年味兒”系列(lie)體驗活動,趕大(da)集、逛(guang)廟會……豐富多彩的(de)活動陸續登場。
張俊是貴州人,北漂多年,但無法忘懷的仍是那一份家鄉情懷。他向眾多在外的鄉友發起號召:“游丹寨,就是為家鄉出力;在丹寨創業,就是為家鄉創價值;帶友玩丹寨,就是為家鄉扶貧。”
他帶領返鄉鄉友和外籍朋友體驗古法造紙、蠟染等非遺文化和傳統技藝,親手做出自己的作品,了解更多的貴州文化。“返鄉車友們帶走了真實的家鄉美景和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