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旅規劃院通過深入學習,對報告有了自己的體會。報告中令人印象深刻的高頻詞是“現代化”。
十(shi)九(jiu)大(da)吹(chui)響了中(zhong)國全(quan)面(mian)建設社會主義現代(dai)化強國的號角,習(xi)近平總(zong)書記所作的十(shi)九(jiu)大(da)報告讓人精神為之(zhi)一振。文旅規劃院通過深入學習(xi),對報告有了自(zi)己的體會。
報告中令人印象深刻的高頻詞是“現代化”。十九大報告為何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在“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基礎上為何新增了“美麗”?
上世紀50年代,四個現代化的提法首次出現在中央重要文件中。為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這四個現代化而奮斗。1987年十三大報告進一步提出,“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奮斗”。現代化奮斗目標進一步具體化,分解為經濟建設、政治建設和文化建設方面的目標。2002年十六大報告首次把“社會更加和諧”納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藍圖。2007年十七大報告進而明確,“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和社會建設“四位一體”,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yi)事(shi)業總體布局做出了新的(de)拓展。
2012年十八大報告提出,“全面落實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促進現代化建設各方面相協調”。2017年
十九大報告進一步明確提出,“為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而奮斗”。社會主義現代化奮斗目標從“富強民主文明和諧”進一步拓展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增加了“美麗”,“五位一體”總體布局與現代化(hua)建設(she)目標有了更好的(de)對(dui)接(jie),中國人(ren)民追求的(de)美好生活(huo)也更趨完(wan)美。
在通向現代化之路上,建設現代化強國,靠戰略規劃、頂層設計,也要靠中國人腳踏實地的奮斗。黨的十八大以來的五年,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lve)布局,團結一心,與時俱進,頑(wan)強拼搏,攻(gong)堅克難,推動中(zhong)(zhong)國(guo)特(te)(te)色社會(hui)主(zhu)義事業取得長(chang)足發展(zhan)、人民生活得到(dao)顯著改善,開創(chuang)了中(zhong)(zhong)國(guo)特(te)(te)色社會(hui)主(zhu)義新(xin)局面,充分展(zhan)現了我(wo)們黨治國(guo)理政的(de)高超智慧和卓(zhuo)越能力,展(zhan)現了中(zhong)(zhong)國(guo)特(te)(te)色社會(hui)主(zhu)義將(jiang)邁向(xiang)一個新(xin)的(de)征(zheng)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