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長”們帶來的許多變化,不是一天兩天就能看見的,而是潛移默化、深入人心的。而在這些變化背后,我看到了“鎮長”們全心全意的付出。
有人問,“輪值鎮長”來小鎮短短幾天,能起到什么作用?而我正好可以回答這個問題。這一年多的時間里,我有幸見證了他們為小鎮和丹寨帶來的變化。“鎮長”們是(shi)一種奇妙(miao)的(de)催化劑,讓大山里的(de)丹寨和山外的(de)世(shi)界發生了奇妙(miao)的(de)化學反應。
2017年4月,我還在貴州黔東南州電視臺做記者,采訪中和萬達結緣,兩個多月后,便走馬上任“鎮長助理”。7月3日,我迎來了第一任“鎮長”——“90后美食博主”李爽。
工作剛開始,沒有任何經驗,我倆甚至不知道去哪里吃飯,只能互相請客。她是在小鎮待得最久的一位“鎮長”,第一次來就待了10天,退了兩次機票,就是舍不得走,她說她與丹寨就是4個字——“相見恨晚”。
她為初生(sheng)如白(bai)紙(zhi)一般(ban)的(de)(de)小(xiao)(xiao)鎮畫出了漂(piao)亮的(de)(de)第一筆。她制(zhi)作的(de)(de)小(xiao)(xiao)鎮美食地(di)圖(tu)成為游客的(de)(de)指南攻略(lve),她籌款(kuan)購買的(de)(de)學習用具(ju)讓留守兒童(tong)感(gan)受到關(guan)愛。卸任后,她又陸續回來(lai)多(duo)次(ci),為小(xiao)(xiao)鎮的(de)(de)許(xu)多(duo)大型活(huo)動做網絡直播,拍攝非遺文化宣傳片,繼續努(nu)力(li)擴大小(xiao)(xiao)鎮的(de)(de)知(zhi)名度。
北京服裝學院副教授史文莉是非常有創意的一任“鎮長”。她帶來了21名(ming)大(da)學生(sheng),先花(hua)了兩天(tian)時間到周邊的(de)非遺村(cun)落采風,石(shi)橋的(de)造(zao)紙、卡拉的(de)鳥籠、苗族的(de)蠟染……就地取材,進行(xing)了服裝設計(ji),這些(xie)作品如今仍陳(chen)設在(zai)小鎮里,常(chang)常(chang)令(ling)游客耳目(mu)一新。
這些大學生都是90后、00后,來(lai)自城市(shi),很多人(ren)(ren)從未(wei)走(zou)進過(guo)(guo)大山,對民(min)族(zu)文化(hua)了解得(de)很少。在丹寨,他(ta)們(men)對傳統(tong)工(gong)藝有了新的(de)(de)認識(shi),大山里的(de)(de)民(min)族(zu)文化(hua),進入了現代年(nian)輕人(ren)(ren)的(de)(de)心中。他(ta)們(men)也努(nu)力把丹寨的(de)(de)元素、最具特(te)色的(de)(de)文化(hua),通過(guo)(guo)設計讓(rang)更多的(de)(de)人(ren)(ren)知道,讓(rang)傳統(tong)的(de)(de)記憶走(zou)進現代人(ren)(ren)的(de)(de)生活方式。
未來事務管理局和亞太科幻大會創始人姬少亭“鎮長”,則(ze)帶著(zhu)(zhu)一群國內(nei)外(wai)的(de)知名科幻(huan)作家來探險,他們對(dui)這里的(de)一切都充滿了(le)好奇,隨身(shen)都揣著(zhu)(zhu)紙筆,靈(ling)感來了(le)馬上(shang)就可以席地而坐開始(shi)創作,他們用一篇(pian)篇(pian)科幻(huan)作品(pin),將丹寨和小鎮帶入(ru)了(le)廣大科幻(huan)迷的(de)視野。
還有多任“鎮長”,他們用自己擅長的方式和影響力,讓世界看見了丹寨的魅力。第64屆世界小姐中國區總決賽冠軍杜暘“鎮長”,邀請了五大洲的世界小姐一起來到小鎮,為大家呈現了一場炫目的苗族婚禮T臺秀,不同膚色的她們,把苗族盛裝穿出了不同的時尚感,也把傳統的苗族風情變成了國際范兒。還有來自美國的姑娘中美“鎮長”,穿(chuan)著苗(miao)族(zu)盛裝學跳丹寨(zhai)苗(miao)族(zu)的(de)錦(jin)雞舞,也(ye)讓很(hen)多(duo)人(ren)覺得妙趣(qu)橫生,對丹寨(zhai)的(de)文(wen)化興趣(qu)盎然。
著名節目主持人劉語熙在丹寨只待了一天,是我相處時間最短的一任“鎮長”。但她肩負(fu)重(zhong)任,和評委老師一起從(cong)丹(dan)寨2000多名學生中選拔(ba)出6名護旗手(shou)。6位(wei)小護旗手(shou)前往俄(e)羅斯參加(jia)世(shi)界杯揭幕戰,吸引了全世(shi)界的目(mu)光。
其實,“鎮長”們(men)帶來的(de)(de)許多(duo)變化(hua)(hua),不是一(yi)天兩天就能看見的(de)(de),而是潛移默(mo)化(hua)(hua)、深(shen)入人(ren)心的(de)(de)。比如說,丹(dan)(dan)寨(zhai)今天變得更(geng)(geng)加(jia)開放(fang)了,走到(dao)任(ren)何地方,本地人(ren)都會和(he)你講普通話(hua);丹(dan)(dan)寨(zhai)變得更(geng)(geng)加(jia)現(xian)代化(hua)(hua)了,街邊70多(duo)歲賣蔥的(de)(de)老太太,也會掛(gua)一(yi)個支(zhi)付(fu)二(er)維碼;丹(dan)(dan)寨(zhai)變得更(geng)(geng)加(jia)自信了,人(ren)們(men)對自己的(de)(de)民族文(wen)化(hua)(hua)更(geng)(geng)加(jia)認同,對明天的(de)(de)生活更(geng)(geng)有期(qi)待。
而在這些變化背后,我看到了“鎮長”們(men)全(quan)心全(quan)意的(de)(de)付(fu)出。前(qian)中美(mei)貿易全(quan)國委(wei)員會會長柯白博士已經70多歲,我們(men)本(ben)來安(an)排他(ta)在小鎮走(zou)訪商戶,但(dan)他(ta)卻堅持下到偏遠村寨了解最(zui)真實的(de)(de)情況(kuang)。
演員楊金賜“鎮長”是冬天來的(de),當時(shi)凝凍非常(chang)厲害(hai),高速公路都封路了(le)(le)。我建議他(ta)(ta)在(zai)貴(gui)陽(yang)等幾天,以安全為重。結果他(ta)(ta)當晚就到(dao)了(le)(le),嚇(xia)了(le)(le)我一(yi)跳。原來,他(ta)(ta)抵達(da)貴(gui)陽(yang)后(hou),立(li)即就坐火(huo)車趕到(dao)凱里,又包車慢(man)慢(man)開到(dao)丹(dan)寨。路上(shang)(shang)凍住了(le)(le),不能下鄉,他(ta)(ta)就在(zai)小鎮上(shang)(shang)一(yi)家一(yi)家地(di)走訪……
一轉眼,“輪值鎮長”項目進入了第二個年頭。按慣例,每一任“鎮長”都要到“扶貧茶園”親手種一棵茶樹。我相信,當這一片“鎮長”茶林(lin)種(zhong)滿茶樹、郁郁蔥(cong)蔥(cong)的時候(hou),丹寨的變化會(hui)更大,老百姓們的生活也(ye)會(hui)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