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寨萬達小鎮,原來就像是一位參透世事的(de)高僧,居于都(dou)市的(de)一隅,讓我們的(de)思緒(xu)與靈魂在(zai)清幽的(de)大自然里放空(kong),在(zai)神(shen)奇的(de)苗鄉情韻中再一次滌清,再一次回歸。
在名勝云集的大美黔東南,有一處被譽為“康養福地、非遺之鄉”的好去處,這就是聞名遐邇的“云上丹寨”。
“云上丹寨”的美譽由來已久,而七年前曾斬獲多項國際大獎的電影《云上太陽》,讓古老的丹寨原生態文化播向世界,此片被原文化部選為當年最佳對外宣傳影片。這是我在銀幕上與丹寨的“初見”——雖只驚鴻一瞥(pie),早已心動(dong)怦(peng)然。
幸福往往在無盡企盼中忽然來敲門。9月初,萬達商管集團團隊高層從祖國各地云集丹寨,我終于踏上了這方神奇的“云山秀水”,一睹“她”的醉美芳容!
自(zi)貴陽至丹寨百余公里,一路驟雨初歇,風光(guang)旖旎。車子(zi)駛過城市間(jian)(jian)的(de)通(tong)衢,不覺間(jian)(jian)蜿蜒入(ru)山(shan)(shan)(shan),金(jin)色(se)的(de)梯田依山(shan)(shan)(shan)順勢,層層疊疊,渾(hun)然(ran)天(tian)成(cheng),蔚為大觀。臨(lin)近丹寨時(shi),車子(zi)爬(pa)上一處舒緩的(de)山(shan)(shan)(shan)坡,遠眺丹寨萬達小鎮臨(lin)水(shui)而踞,如一條青龍臥(wo)于山(shan)(shan)(shan)水(shui)之間(jian)(jian),青瓦屋檐鱗次櫛比,石板街道幽(you)幽(you)佇(zhu)立,靜謐悠遠;山(shan)(shan)(shan)間(jian)(jian)云霧繚繞,湖(hu)面平遠寬闊,恍(huang)若世外桃源,直(zhi)懾人心。
此行專為丹寨萬達小鎮而來,一直聽聞小鎮的規劃、招商和活(huo)動都做(zuo)得(de)很棒,早想來一探究竟。
作為萬達在貴州的“首秀”,丹寨萬達小鎮瞄準了這方“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神奇沃土——苗族侗族發源地、國家級非遺之鄉、苗族傳統“祭尤節”、芒筒蘆笙祭祀樂、錦雞舞、古法造紙、“東方第一染”苗族蠟染等源遠流長,其中丹(dan)寨萬達小鎮引進(jin)的珍(zhen)貴非(fei)遺文化項(xiang)目就有25項(xiang)之多,成為(wei)小鎮的靈魂內(nei)核。
小鎮最搶眼的景觀是那個簇擁于花海湖畔的“網紅”大水車,直徑26.08米,是吉尼斯世界紀錄認證的世界最大水車。此外還有3000米環湖慢跑道、千畝花田、四大苗侗文化主題廣場、鳥籠郵局、精品客棧、酒坊、米店、會館、酒吧、影院等眾多特色業態和景觀,以及依山濱湖的丹寨萬達錦華溫泉酒店與會議中心,融“吃、住、行、游、購、娛、教”為一體。
占地400畝、建筑5萬平方米、全長1.5公里的丹寨萬達小鎮,將山清水秀的自然景觀、精巧獨特的非遺文化、原汁原味的苗侗風情完美融合,一舉奪得國際建筑協會授予的“金塊獎”和“最佳國際商業項目類大獎”。
在丹寨萬達小鎮,你可以用腳步丈量時間的跨度,用心傾聽文化的低語。 走進“石橋古法造紙”小院,“聽紙唱歌”,賞古老的技藝,聽文化的感召。石橋古法手工造紙術從唐朝延續至今,已逾2000載,傳統工藝精湛完美,被稱為“活化石”。恰好碰到很多孩子體驗DIY,像模像樣地打漿、抄紙、壓平,又點綴一些樹葉花草,最后才心滿意足地帶上自己的“藝術品”離(li)開。對(dui)孩子們來說(shuo),這(zhe)就是最有意義的假期。
小院里還(huan)有一(yi)張案牘,陳(chen)列文房(fang)四寶,我不(bu)禁手癢,揮毫(hao)嘗試手工紙的書寫效果(guo),果(guo)然神采飛揚(yang)。
貴州的竹制品司空見慣,但像丹寨這樣把竹制品做成鳥籠、成為一項非遺、發展為一個強大產業的,卻是少之又少。小鎮的另一處大名鼎鼎的非遺店“鳥籠主題民宿小院”,全部以(yi)享譽國際(ji)的卡拉鳥(niao)籠(long)來(lai)裝飾,各式(shi)精品鳥(niao)籠(long)取材丹寨楠(nan)竹、金竹、雷竹等,集編織(zhi)、雕刻(ke)、刺繡、蠟染(ran)、書畫藝術為一體,精美絕倫。
走進丹寨苗族蠟染小院,頃刻間就會被吸引、被打動。發端于丹寨的“苗族蠟染技藝”被譽為“東方第一染”,列入首批國家級非遺名錄。苗族蠟染清麗脫俗,素凈淡雅,為我國古代三大印花技藝之一。蠟染以蠟刀蘸熔蠟,繪花于布,再以藍靛浸染,經去蠟沖洗,布面呈現藍底白花或白底藍花“冰紋”圖案。苗(miao)族(zu)鮮有(you)文字,蠟染(ran)布上的(de)花鳥蟲魚就是他們眼中的(de)世(shi)界。龍紋(wen)、錦雞紋(wen)、蝴蝶(die)紋(wen)、銅鼓紋(wen),表(biao)達著苗(miao)家人對世(shi)界的(de)美(mei)好想(xiang)象,也(ye)鐫刻著民族(zu)的(de)歷史文化與傳(chuan)統技藝。
除了這三座特色非遺小(xiao)院,還有三大民族(zu)特色業態:苗(miao)(miao)族(zu)銀飾(shi)、苗(miao)(miao)服(fu)苗(miao)(miao)飾(shi)、苗(miao)(miao)醫苗(miao)(miao)藥等,古(gu)老的特色店(dian)與(yu)時(shi)尚的潮流(liu)店(dian)在丹寨萬(wan)達小(xiao)鎮里(li)混搭碰撞,交相輝映,古(gu)典與(yu)現(xian)代同(tong)享,歷史與(yu)風情共振(zhen)。
三大趣味斗藝場,斗牛、斗雞、斗鳥,也令人大開眼界。丹寨的“卡拉斗雞”不僅好斗,并且美味。卡拉斗雞肉、苗王魚、牛羊癟、韭菜一湯等“丹寨十大名菜”,是千萬不可錯過的,尤其是特色酸湯魚十分美味,為“黔系”菜肴(yao)的代表(biao)。自制酸湯多以當地特(te)色原料熬制、開胃爽口,魚肉則鮮(xian)嫩滑(hua)糯、幽香沁人(ren)。
談到美食,丹寨長桌宴是值得大書一筆的。丹寨小鎮去年就舉辦了一場浩大的“萬人長桌宴”,綿延(yan)3.7公里(li)、2萬人同席暢飲,場(chang)面蔚為壯觀,刷新了吉尼斯世界紀錄。作為苗家最隆重的待(dai)客禮儀,長桌宴(yan)已有上(shang)千(qian)年歷史,常用于迎親嫁女、滿(man)月酒及(ji)村寨聯誼。此次(ci)我(wo)們(men)團隊一(yi)行也有幸體驗(yan)了一(yi)番:但見長龍般綿延(yan)的長桌上(shang)盛滿(man)苗家各色佳肴,牯藏肉(rou)、苗王魚(yu)、酸湯魚(yu)、白切雞、野(ye)兔(tu)肉(rou)、米豆(dou)腐、炒(chao)洋芋(yu)……美味當前,大快(kuai)朵頤。幾杯(bei)醇香的自(zi)釀米酒下肚,我(wo)們(men)已是三分醉意。
饕餮正酣時,蘆笛笙歌悠揚響起,盛裝的苗家姑娘們唱起敬酒歌,歌聲清越,銀飾閃亮,手捧美酒,笑意盈盈。敬酒儀式十分驚艷:姑娘們每人捧著酒壺,五六個酒壺次第傾斜排列,一個高過一個,美酒像小瀑布般一疊接一疊地持續流進客人嘴中,稱之為“高山流水”,意寓情深意長。敬酒的小妹為了更好地倒酒,還嫌“山”不夠高,“水”不夠長,她們站在板凳上,增加“山”的高度,延展“水”的長度。客(ke)人不能用手碰酒(jiu)杯,否(fou)則(ze)罰酒(jiu)。一時間歌(ge)聲、笑(xiao)聲、助(zhu)威吶喊聲、掌聲、拍桌聲連成(cheng)一片,聲浪一陣高過一陣,熱(re)鬧非凡。
入夜,丹寨萬達小鎮的夜色愈加迷人。明月東升,清風徐來,此刻各家店鋪燈火通明,鼓樓、錦雞、尤公、苗年四大廣場流光溢彩,苗家姑娘們天籟般的歌聲清越跌宕,游人穿梭如織,頗有一番“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的意境(jing),沒(mei)想到在(zai)丹寨竟還有(you)這樣一處大都會般神奇的繁華勝景。
迷人的丹寨之夜,更有一道“文化大餐”是絕對不容錯過的,這就是美輪美奐、璀璨奪目的文化名片《錦秀丹寨》,上演以來場場爆滿。《錦秀丹寨》以丹寨國家級非遺文化錦雞舞為元素,以丹寨流傳的錦雞銜來稻種、福祉苗族繁衍生息的故事為脈絡,展示了歷經苦難的苗族人民“以美麗回敬苦難,以感恩回報生活”的(de)民族精神。劇情感人、視(shi)覺華麗、歌舞(wu)驚艷,超(chao)大立體(ti)LED屏,水火(huo)噴(pen)泉數控水簾,水中升降舞(wu)臺,大美歌舞(wu)高空雜技(ji),原(yuan)汁原(yuan)味的(de)民俗(su)風情,360°沉浸(jin)式視(shi)覺藝(yi)術(shu)體(ti)驗等等,令我們身臨其境般近距(ju)離(li)感受丹寨的(de)文化(hua)。
“游丹寨就是扶貧”,這句走心的公益推廣如今已在全國家喻戶曉,而我們此次的丹寨之行,不僅在“丹寨模式”的經營交流中收獲滿滿,也開啟了一場“萬心匯聚、達美黔行”的愛心之旅。萬達商管集團一行利用會議間隙,走進丹寨縣揚武鄉民族小學,與師生共同開展文體活動,并為學校捐建了現代化的多媒體電腦教室。揚武小學的“民族文化進校園”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把蘆笙、芒筒、蠟染(ran)、刺繡及苗族歌舞等民(min)(min)間藝術納入平常(chang)教(jiao)育(yu)教(jiao)學(xue)過程(cheng)中,讓(rang)孩子(zi)們在快樂(le)中成長,弘揚(yang)民(min)(min)族文化,堪稱新(xin)時代素質教(jiao)育(yu)的(de)典范(fan),特色教(jiao)育(yu),美在鄉村。
依依不舍走出云上丹寨,丹寨原生態的歌舞再次歡送我們。蘆笙悠揚,銅鼓聲聲,翩翩起舞,銀飾叮當……演繹著美麗動人的丹寨傳奇,把我們的心又仿佛帶回到錦秀丹寨的遠古傳說當中。車子再次啟動,我們目送著丹寨水墨般的畫卷漸漸遠去,一直望到“云上丹寨”消(xiao)失在(zai)云端里,眼前的(de)景(jing)致(zhi)忽然又變化為一派摩登(deng)時尚的(de)城市,我們的(de)感覺(jue)像瞬間跨越(yue)了歷史(shi)長河。
感悟(wu)云上丹(dan)寨(zhai),感悟(wu)大美小(xiao)(xiao)鎮,真(zhen)的(de)(de)是(shi)一(yi)種緣分,一(yi)種久違的(de)(de)心(xin)境(jing)。我(wo)(wo)驀然間想(xiang)起未(wei)來即將要在漓(li)江綻放的(de)(de)桂林萬(wan)達(da)小(xiao)(xiao)鎮,心(xin)中(zhong)的(de)(de)勾畫一(yi)時思(si)(si)緒(xu)萬(wan)千,但更(geng)多的(de)(de)是(shi)頗覺(jue)信心(xin)倍增,腦洞大開,期(qi)待(dai)滿(man)(man)滿(man)(man)。我(wo)(wo)忽然悟(wu)出,丹(dan)寨(zhai)萬(wan)達(da)小(xiao)(xiao)鎮,原來就像是(shi)一(yi)位參透世事的(de)(de)高僧,居于都市的(de)(de)一(yi)隅,讓我(wo)(wo)們的(de)(de)思(si)(si)緒(xu)與靈魂在清(qing)幽的(de)(de)大自(zi)然里(li)放空(kong),在神奇的(de)(de)苗鄉情韻中(zhong)再一(yi)次(ci)滌清(qing),再一(yi)次(ci)回歸——回歸心(xin)靈的(de)(de)寧靜(jing),回歸團(tuan)隊(dui)的(de)(de)溫(wen)暖,回歸思(si)(si)想(xiang)的(de)(de)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