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載彈指一揮,從而立之年已漸入“知天命”,然而我(wo)依舊熱情不減,感到身上有使(shi)不完的(de)(de)勁兒,是萬達這個(ge)偉大(da)的(de)(de)舞臺讓我(wo)永(yong)葆激(ji)情和年輕的(de)(de)心。
一直以為“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加入萬達十七載,驀然回首,歲月如歌,真正體會到:“舞臺有多大,心才有多大。”是萬達這個廣闊平(ping)臺讓我(wo)(wo)從一(yi)名電力(li)系統的(de)(de)中專教師,成(cheng)長為中國商業領(ling)域一(yi)名光榮的(de)(de)職業經(jing)理人。我(wo)(wo)不僅有幸見證了這個偉大(da)企業的(de)(de)壯大(da)歷程,也同時豐富了自己更加(jia)多彩的(de)(de)人生。
中銀大廈之“千里走單騎”
中銀大廈物(wu)業管(guan)理(li)項目的成功接管(guan),標志著(zhu)萬達集團在長(chang)春開創高檔寫字樓物(wu)業管(guan)理(li)的先河,成為萬達品(pin)牌(pai)在長(chang)春發展的一個新契機。
2002年10月,在入職萬達兩年后,我只身從大連奔赴長春,開啟了我萬達職業生涯中“背井離鄉”的“千里走單騎”之旅。
時值中國銀行吉林省分行將于當年12月中旬喬遷至中銀大廈并正式營業。中行高層誠邀萬達集團負責接管長春中銀大廈項目的物業管理。剛剛接觸物管行業兩年的我被委以重任,出任萬達集團長春中銀大廈物業管理公司總經理。當我趕到現場的那一刻,大廈正處在凌亂的裝修階段,一片狼藉。由于中行基建處、施工單位、監理方在標準管控、工期、交叉施工方面意見分歧,導致進度嚴重滯后。而中行高層對萬達的期許是:無論如何困難,都要在45天之內,全面介入并完成現場的裝修管理,完成工程機電設備設施的調試運行,全面接管大廈的所有物業管理服務。同時另增一份“甜蜜”的負擔,即確保中行近千人規模的員工餐廳營業開餐,讓中行員工吃好喬遷辦公新址后的“第一頓飯”。
入職萬達前,我是電力系統一所中專的教師,從未有過如此緊迫的經歷:一個本該是一兩年完成的工作啊,現在卻只給不到兩個月!45天,我要從零開始組建團隊并全部完成這些“不可能完成”的任(ren)務,我幾近(jin)崩潰。
我第(di)一(yi)時間求助(zhu)長春項目(mu)公司邢(xing)總,邢(xing)總給予(yu)了(le)極大(da)支持,三日內便集(ji)結了(le)一(yi)支業務骨干組成的工程物業突擊隊,投入(ru)到(dao)緊張的工程裝修和設備(bei)調試當中(zhong)。
然而合作伊始,對方便給我來了個“下馬威”:盡管雙(shuang)方(fang)(fang)高層(ceng)已(yi)簽訂(ding)合作協議(yi),但(dan)在(zai)具體操作層(ceng)面,中(zhong)行(xing)項(xiang)(xiang)目具體負責(ze)人(ren)對(dui)(dui)我們(men)并不(bu)信(xin)任也不(bu)配合。我們(men)詳盡梳理(li)了現場所有(you)的(de)問題,并將一份連(lian)續熬了兩個通宵制訂(ding)的(de)管控銷項(xiang)(xiang)計(ji)劃,不(bu)動(dong)聲色地放(fang)在(zai)對(dui)(dui)方(fang)(fang)領(ling)導的(de)辦公桌上,這份表格包括倒排(pai)節點、進度、交叉(cha)作業、成品保護等(deng)(deng)等(deng)(deng),簡潔明(ming)了切(qie)中(zhong)要害(hai)。領(ling)導沒吭聲,可(ke)在(zai)隨后施工方(fang)(fang)監理(li)方(fang)(fang)的(de)聯席(xi)會(hui)議(yi)和施工現場,那份表格時刻不(bu)離(li)手,任務安排(pai)得井(jing)井(jing)有(you)條,指(zhi)揮若定。大(da)家干勁兒(er)十足,工程進度一下子提(ti)速,多次(ci)受到(dao)中(zhong)行(xing)領(ling)導的(de)夸(kua)獎,對(dui)(dui)方(fang)(fang)領(ling)導對(dui)(dui)我們(men)的(de)態度也來了一個180度大(da)轉彎。萬(wan)達對(dui)(dui)合作方(fang)(fang)尊(zun)重、真誠的(de)態度、扎實的(de)專業能力、超強的(de)執行(xing)力,贏得了中(zhong)行(xing)上下以及(ji)施工監理(li)單位的(de)一致贊譽。
團隊組建是第一要務。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里,我和副總老顧幾乎跑遍了長春所有的寫字樓、商廈、酒店、飯店、樓盤,每天的活動就是“挖人”。我的殺手锏是“萬達”這一金字招牌,憑借當年萬達在長春首次跨區域開發“長春明珠”的巨大(da)影響(xiang)力和口碑(bei)效應,迅速(su)召集了(le)一大(da)批精(jing)英(ying):名門酒(jiu)店的客房部(bu)經(jing)(jing)(jing)理,香格里拉酒(jiu)店的物業經(jing)(jing)(jing)理,東方廣場的工程經(jing)(jing)(jing)理,光明(ming)大(da)廈餐廳的主(zhu)廚(chu)和團隊……他(ta)們隨后(hou)又帶(dai)來了(le)不少骨干(gan),保障了(le)主(zhu)要崗位(wei)核(he)心力量迅速(su)到位(wei)。
2002年12月18日,中(zhong)行(xing)(xing)(xing)吉(ji)林(lin)省分行(xing)(xing)(xing)如期喬遷中(zhong)銀大廈。中(zhong)行(xing)(xing)(xing)員(yuan)工們(men)一進入大堂,便迎來(lai)了萬達人的親切問候。整個(ge)大廈一塵不染,溫濕(shi)度適中(zhong),辦公(gong)環境整潔(jie)有序(xu),設(she)備運(yun)行(xing)(xing)(xing)安(an)全穩定,當然還有健康美(mei)味的營養餐食(shi)。鑒于(yu)銀行(xing)(xing)(xing)服務的特(te)殊(shu)性,我們(men)在業務大廳、庫房等重要部位(wei)設(she)立專崗(gang)安(an)保(bao),在每個(ge)樓(lou)層設(she)立物業顧問,讓(rang)中(zhong)行(xing)(xing)(xing)充分感(gan)受星級(ji)酒店式服務和國際大公(gong)司的風范(fan)。
中銀大廈先后榮獲“吉林省物業管理示范項目”“全國優秀物業管理大廈”等榮譽。
十年萬商會“大戲”的“劇務”
萬達商業年會(編者注:已更名為上海國際商業年會)歷經十年成長,今天已成為中國商業領域規模最大、檔次最高、影響力最大的“第一盛會”。作為十年來“大戲”的“劇務”之一(yi),我深深感謝這個平(ping)臺給予我的歷練和成長(chang)。
萬商會“試航”始于2008年6月19日,也是我這個“劇務”的“首秀”。
最初我和招商部的同事想法比較簡單直接:辦一場石景山萬達廣場的招商會,把商家和區政府的領導請來,解讀項目和區域規劃前景,再請商家代表簽約。時任商管公司總經理曲德君聽取匯報后認為此方案高度不夠,更無影響力和傳播話題,于是召集我們“頭腦風暴”,最終敲定以“合作·發展·共享”為主題,集中展現萬達商業八年來的成果。現場設北京石景山、上海周浦、南京建鄴等八大“重量級項目”展示洽談區,會址選定釣魚臺國賓館芳菲苑。
在隨后與執行公司的方案策劃及實施中,我們做到了既“創意無限”又能“落地生根”。那天迎(ying)賓場景(jing)(jing)壯觀溫馨:北京市(shi)副市(shi)長、石景(jing)(jing)山區委區政(zheng)府班子(zi)、各(ge)委辦(ban)局、行業協(xie)會領導(dao)在釣(diao)魚臺親迎(ying)500余位知名品(pin)牌代表,商(shang)家們感受到來自(zi)政(zheng)府和萬(wan)達的(de)真誠與高(gao)規格禮遇(yu);現場布置大氣(qi):從推(tui)介會現場、項目展示洽談區到發(fa)展紀(ji)實VCR,彰顯(xian)(xian)出萬(wan)達的(de)國際范兒和震撼力;成效顯(xian)(xian)著:合作伙伴與引領品(pin)牌同時全(quan)線(xian)進駐八大萬(wan)達廣場,石景(jing)(jing)山項目更是憑此役(yi)招商(shang)圓滿(man)收官,確(que)保當年如期火(huo)爆開業。
釣魚臺的“試航”成功為后來的萬商會奠定了方向和基調,而我這個“劇務”也信心爆棚,業務能力仿佛瞬間提了幾檔。一個半月后,萬商會在上海灘正式開啟“處子航”。此屆萬商會我有幸參與到《萬商會章程》編制當中,并見證了萬達集團國內首個專門服務于商家的機構——“萬商會”的誕生!
從第三屆至第十屆,萬商會選定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隨著每屆盛會的升級提檔,我的“劇務量”和壓力也陡增:從編制項目畫冊、撰寫宣傳片腳本、媒體系列通稿,到與執行公司一道勘測現場、溝通平面規劃布局、修改設計效果方案、緊盯廠房預搭建和進場施工、監控現場運營等等,“我們已經盡了洪荒之力了!”為了能將董事長的部署規劃圓滿直至超預期 “還原”,常常是九易其稿推倒重來,不達目的絕不罷休。“死了都要改”早已成為“劇務們”的家常便飯。
從第四屆萬商會開始,高端論壇成為“重頭戲”之一,尤其是第十屆盛會主論壇和平行論壇近10場,而每一場都云集了國內外重量級的“大腕兒”,包括國家部委領導、著名經濟學家、知名學者、著名企業家、時尚界大咖等擔綱主講嘉賓。為了將“大腕兒”們齊刷刷地請到現場,我們這些“劇務”們 “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幾近“瘋狂”地調動各種資源和關系人脈,電話郵件反復溝通,登門拜訪“三顧茅廬”,即使對方已另有檔期也絕不放棄,直至令“大腕兒們”多次調整演講主題,認真準備講稿和PPT……而我們之所以能夠煥發出無限的勇氣和能量,無一不是源自萬達的真誠與“行業第一盛會”的影響力——這才是我們這些“小劇務”所向披靡的“大法寶”!
國際展會上的“時尚大叔”
2013年5月20日(ri),美國(guo)拉斯維加斯國(guo)際會(hui)展中心。
一場世界商業地產的頂級盛會——全球商業地產博覽會在這里隆重開幕。萬達集團220平方米的展位在大腕云集的2000個品牌展位中十分“搶眼”:大型LED墻,巨幅高清屏幕,電子瀏覽互動區,舒適的商務洽談區……整個展位簡潔商務,透著“國際范兒”。萬達集團以主參展商、金牌(pai)贊助商和(he)全球注冊會員身份與(yu)國際大(da)佬們并肩攜手、共襄盛舉。很多(duo)來自北美的(de)客戶(hu)參觀后才恍然大(da)悟于(yu)萬達的(de)強(qiang)勁實力(li),對這個并購全球第二大(da)院線AMC的(de)中國企業嘖嘖稱奇。
從2013年至今,由商管公司牽頭負責組織集團相關部門參加的重要國際盛會,即每年5月拉斯維加斯的“全球商業地產博覽會”(ICSC)和11月戛納的“國際商業地產展覽會”(MAPIC)。而每臨此時,我這個“劇務”便從國內轉戰到國外,全面負責展會的會務籌備,包括與國外主辦方溝通、參展內容規劃、展臺方案設計、現場施工搭建、宣傳推廣、物料設計制作,還有辦理簽證和出訪行程安排等等。由于我對簽證業務比較熟悉,同事們戲稱我是“辦證”的。
每(mei)次展(zhan)(zhan)會萬達(da)參(can)會人(ren)員精(jing)簡(jian)高(gao)效(xiao),只有6~7人(ren),而(er)接待和業(ye)務(wu)(wu)洽談(tan)量(liang)非常龐大,比如2013年首次參(can)展(zhan)(zhan),3天的(de)總(zong)來(lai)訪量(liang)超過2000人(ren),登記客(ke)(ke)戶(hu)400余家,達(da)成合作(zuo)(zuo)意向(xiang)200余家。為了盡可能多地接觸客(ke)(ke)戶(hu),我們(men)每(mei)個(ge)人(ren)都(dou)做(zuo)了任務(wu)(wu)分(fen)工,我除了負責(ze)展(zhan)(zhan)會會務(wu)(wu)外,還(huan)承擔了展(zhan)(zhan)覽廣告傳播類(lei)及商業(ye)咨詢機(ji)構(gou)的(de)洽談(tan)。當(dang)我用(yong)流利的(de)英語與(yu)客(ke)(ke)戶(hu)交(jiao)談(tan)時,我發現對方投來(lai)尊重(zhong)和欣賞的(de)目光,作(zuo)(zuo)為萬達(da)人(ren)的(de)自(zi)豪感在那(nei)一刻油然而(er)生!
這些年,受招商團隊同事們和品牌商家的“耳濡目染”,我在著裝方面也開始講究起來,向年輕人學習時尚,因此年輕的同事都親切地稱呼我“Uncle Quincy”(昆西大叔)。
來萬達之前,我曾在原單位負責過國外合作辦學項目,但那有限的英文差不多早已荒廢了。來到萬達,我才發現“國際化”不是一句口號,而是業務的必需。我與展會主辦方的溝通主要是日常郵件往來,作為非英語專業又無留學經歷的我,只是憑借業余愛好者的一點兒英文底子尚可應付,但為了提高效率,電話溝通、會議尤其是面對面的交流則是“重中之重”。雖然我可以尋求“海歸”同事們的幫忙救急,但大家手頭都有繁忙的工作,畢竟不是長久之計。我也曾幾次央求領導安排英語好的同事到我部門工作,但這樣的人才還有更重要的用途。怎么辦?求人不如求己,我橫下一條心:苦練口語!業余時間我還報名參加了華爾街英語班,每天晚上除了加班,其余的時間基本上是“泡”在英語班上。在那里,我還驚奇地發現有不少萬達的“同學”。
我按照公司領導的要求,把全球商業博覽會的做法借鑒到“萬商會”上。幾(ji)年來,我深深體會到:商業(ye)博(bo)覽會絕不僅(jin)僅(jin)是單一(yi)意義上的商貿(mao)展(zhan)會,它(ta)已成為(wei)一(yi)個為(wei)品牌和企(qi)業(ye)提供持續(xu)發展(zhan)與(yu)市(shi)場拓展(zhan)所需資源(yuan)的全面整合者,以及高端化、專業(ye)化、人(ren)性化服(fu)務(wu)和有效(xiao)交易的提供者。
十七載彈指一揮,我從而立之年已漸入“知天命”,然而我依舊熱情(qing)不減,感到身(shen)上有(you)使不完(wan)的(de)勁兒。是這(zhe)(zhe)個偉大的(de)舞臺讓(rang)我永葆激情(qing)和年輕的(de)心。在這(zhe)(zhe)里,我收獲了人(ren)生(sheng)太(tai)多(duo)的(de)精彩、太(tai)多(duo)的(de)感動、太(tai)多(duo)的(de)成長(chang),值得我一生(sheng)為之(zhi)傾情(qing),為之(zhi)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