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第一部相比,《環太平洋:雷霆再起》的怪獸與機甲升級,的確帶來了視覺體驗上的提升,但并不能據此認為,這個系列的電影就是簡單的比“大”游戲。就目前的效果看,比“大”并不令人反感(gan),反而會讓觀眾有小小的期(qi)待。
《環太(tai)平洋:雷霆再起(qi)》的熱映,可以觀察到好萊塢(wu)商業大片在中國的市(shi)場(chang)狀況,以管窺豹,頗為耐人尋味(wei)。
好萊(lai)塢大片(pian)追求新(xin)賣(mai)點
《環太平洋》的編劇特拉維斯·比徹姆,在環太平洋的加州海岸線上散步,遙望著漫無邊際的大海,有了初步的故事創意:外星“先驅”通(tong)過(guo)海底蟲洞,向地(di)球釋放各種巨(ju)型怪(guai)獸(shou),人類戰士身披炫酷機甲(jia),對怪(guai)獸(shou)進行迎(ying)頭痛擊……有人覺(jue)得,這(zhe)是(shi)《變形(xing)金剛》與《哥斯拉》的結合體。
但與《變形金剛》最大的不同在于,《環太平洋》的機甲戰士,是由有血有肉的人類,在進行神經橋聯結后操作的,機甲只是人類的一件“戰衣”,影片弘揚的還是人類的勝利而非機甲的勝利。在科幻電影不斷渲染機器人殺手和智能失控危機的時候,《環太平洋》其實是在向“以人為本”回(hui)歸,強(qiang)調人類在未(wei)來(lai)世界的(de)核心作用。
從《超人》到《變形金剛》再到《環太平洋》,科幻電影在勾勒“人與機器”的結合與分離的同時,也是在講述“人與神”的融合與割裂。如同人們對智能時代又渴望又恐懼一樣,包括科學家在內,人類對于具有超強破壞性的“戰爭機器”也充滿矛盾心理,《環(huan)太平洋》有效地解決了這個矛盾心理,這是(shi)它最大的賣點。
蘿莉角色最能(neng)調(diao)動觀眾情緒(xu)
在(zai)《環太平洋:雷霆再起》中(zhong),卡莉·史派妮飾演的(de)天才少女阿(a)瑪拉·娜瑪尼,有著(zhu)非常重要(yao)的(de)情節推動與(yu)氛圍渲染作用。
可能是影片刻意對阿瑪拉進行了低齡化處理,以“蘿莉”形(xing)象(xiang)示人,強(qiang)化弱小少女與強(qiang)大機甲(jia)之(zhi)間(jian)的(de)(de)戲劇張力。這(zhe)種(zhong)設計,的(de)(de)確實現了預想的(de)(de)效果,阿瑪(ma)拉與雅(ya)各(ge)布的(de)(de)組(zu)合(he),成(cheng)為觀(guan)眾最期待的(de)(de)機甲(jia)戰士,在調動觀(guan)眾情緒方面(mian),起到了很重要的(de)(de)作用。
在影片一開始,阿瑪拉駕駛自己靠偷來的零件拼裝起來的小機甲,四處躲避抓捕的情形,令人忍俊不禁。正是因為“蘿莉”元(yuan)素與幽(you)默細(xi)節的(de)融(rong)入,才(cai)使得這(zhe)部以打取勝、震耳(er)欲聾的(de)電影(ying)(ying),擁有(you)了柔情元(yuan)素,也使得這(zhe)部主要講述(shu)正(zheng)義大(da)愛(ai)的(de)電影(ying)(ying),有(you)了點小(xiao)情小(xiao)調(diao)。
未來《環太平(ping)洋》續拍第三部、第四部時,如果在阿(a)瑪(ma)拉身上制造(zao)更多故事,會特別吸(xi)引到一(yi)些女性觀眾。
并不只是簡單的比“大”游戲
在《環太平洋:雷霆再起》的相關宣傳中,怪獸更大,機甲戰士也更大,成為被強調的關鍵詞,就一些背景資料看,片中最高的機甲戰士復仇流浪者高達81.77米,體重2004噸,而三個怪獸合體形成的最大怪獸高度128.01米,體重7864噸。影片的高潮,出現在怪獸合體的那一幕,就銀幕呈現出的效果看,很是符合有觀眾所形容的那樣,“連IMAX也裝不下”。
和第一部相比,《環太平洋:雷霆再起》的怪獸與機甲升級,的確帶來了視覺體驗上的提升,但并不能據此認為,這個系列的電影就是簡單的比“大”游戲,雖然不排除第三部電影會持續在“大”上做文章,但就目前的效果看,比“大”并不令人反感,反而會讓觀眾有小(xiao)小(xiao)的(de)期待。
這是因為,如此簡單直接粗暴的設計,是對人性有迎合心理的,再確切一點,就是它填補了觀眾對于銀幕想象的“不滿足”心理。電影作為“造夢”機器,托技術不斷進步的福,在畫面奇觀上總是能帶給人新的驚奇體驗,這一體驗經過《阿凡達》的再次啟蒙后,已經到了不可收的地步。一些賣相不好的好萊塢科幻大片,恰恰是因為沒能持續升華觀眾對奇觀的需求,而開始走下坡路。《環太平洋:雷霆再起》把握住了這一點,也算是“一招鮮”了。
在這場沒有盡頭的比“大”游戲中,需要(yao)幕(mu)(mu)后(hou)工(gong)作者付出更(geng)多的時(shi)間、精(jing)力(li)與(yu)心血(xue),同(tong)時(shi)也需要(yao)導演、編劇創(chuang)造更(geng)富感染力(li)的人物與(yu)情節,來與(yu)角(jiao)色(se)的成長進(jin)行(xing)匹配,或正是(shi)在這種銀幕(mu)(mu)上下(xia)共(gong)同(tong)角(jiao)力(li)的狀況下(xia),科(ke)幻(huan)電影才能(neng)邁(mai)開(kai)緩慢(man)的前(qian)進(jin)步伐,為永遠不滿足(zu)的觀眾提供新鮮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