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達的扶(fu)貧創新是(shi)有生(sheng)命力的樣板工程。當這一(yi)模式實現(xian)可(ke)推(tui)廣、可(ke)復制(zhi),迸發出勃(bo)勃(bo)生(sheng)機時,我國的扶(fu)貧事業就(jiu)會取得更長足的發展。
7月3日,丹寨萬達旅游小鎮、貴州萬達職業技術學院營運啟動儀式在丹寨萬達旅游小鎮舉行,歷時3年,總投入15億元的萬達丹寨三大扶貧項目全部落地運營。當天有七位部級領導干部亮相丹寨,除了貴州省委書記陳敏爾、省長孫志剛、省委常委秦如培和李再勇、副省長劉遠坤五位“父母官”外,還來了國(guo)家審(shen)計(ji)署(shu)審(shen)計(ji)長胡澤(ze)君和國(guo)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歐(ou)青平。
胡澤君審(shen)計(ji)(ji)長剛(gang)到(dao)審(shen)計(ji)(ji)署(shu)(shu)工(gong)作,此次(ci)來丹寨(zhai)(zhai)是(shi)有特(te)別(bie)任(ren)務么?其實,丹寨(zhai)(zhai)是(shi)審(shen)計(ji)(ji)署(shu)(shu)和萬達集團共同(tong)的(de)對(dui)(dui)口扶貧地區,在(zai)國(guo)家審(shen)計(ji)(ji)署(shu)(shu)的(de)支(zhi)持下,丹寨(zhai)(zhai)成為全國(guo)第一個統籌整(zheng)合財政(zheng)資金開展脫貧攻堅改(gai)革(ge)的(de)試(shi)點縣(xian),也正是(shi)在(zai)時(shi)任(ren)審(shen)計(ji)(ji)長劉家義(yi)(現任(ren)山(shan)東省委書記)的(de)建議(yi)下,才將旅游、教(jiao)育確定(ding)為丹寨(zhai)(zhai)扶貧的(de)主要產業方向。如(ru)今胡澤君審(shen)計(ji)(ji)長親臨現場(chang),可(ke)見國(guo)家審(shen)計(ji)(ji)署(shu)(shu)對(dui)(dui)丹寨(zhai)(zhai)扶貧工(gong)作的(de)重視(shi)。
胡澤君在致辭中給萬達丹寨扶貧點了三個“贊”:萬(wan)達善舉值得(de)點(dian)贊,萬(wan)達精神值得(de)點(dian)贊,萬(wan)達速度(du)值得(de)點(dian)贊。
胡澤君的三個贊,均有具體指向。總投入15億元,大手筆,大氣魄,大格局,是謂出手不凡,堪稱不折不扣的善舉。用貴州省委書記陳敏爾的話說就是,“萬達集團帶著真情實意、投入真金白銀、精準真幫實扶,開創了具有示范意義的整縣扶貧模式”。三(san)個(ge)層面的真,足以(yi)說明萬達是真扶貧(pin)、扶真貧(pin)。沒(mei)有(you)但愿蒼生俱飽暖的情(qing)懷,是很難長久投身于慈善的。
至于萬達精神。王健林說過:“什么叫企業家精神?羅曼·羅蘭有一句話‘最高尚的人,不為自己活,不為自己死’,我覺得這就是企業家精神。”萬達集團把“共創財富,公益社會”作為(wei)企業使命,恐(kong)怕并(bing)不偶然。王健(jian)林還認為(wei),企業家精(jing)神(shen)的(de)核心(xin)有(you)兩點:一是創新精(jing)神(shen),二是堅持精(jing)神(shen)。這話用在萬達的(de)丹(dan)寨扶貧,堪稱恰如其分。少說多干(gan)、以(yi)干(gan)服人,這也(ye)是萬達精(jing)神(shen)的(de)具體演繹(yi)。
說到(dao)萬(wan)達速度,丹(dan)寨(zhai)人(ren)最有(you)感觸。據丹(dan)寨(zhai)縣委副書記、縣長徐劉蔚介紹(shao),項目(mu)確定后,職院僅用5個(ge)多月封頂(ding),小鎮僅用6個(ge)多月封頂(ding),充分體現了萬(wan)達在扶貧(pin)上是(shi)動真(zhen)格的和下了大力氣的。更可(ke)貴的是(shi),在講究速度的同時(shi),更追(zhui)求工(gong)匠精神,確保項目(mu)質量均達到(dao)國(guo)家規范要(yao)求。
有了如此確鑿的事實“鋪陳”,萬達獲贊實至名歸,胡澤君點贊心悅(yue)誠服。
萬達做了什么,丹寨獲得了什么,丹寨人最有發言權。在萬達小寨斗牛場的觀眾席,我與當地一名苗族漢子聊天。其三句話不離萬達,言辭之間充滿了對萬達的崇拜乃至感恩之情。這位苗族漢子有兩個孩子,他最大的感受是,萬達小鎮開業后,很多當地人無需背井離鄉地出去打工了,“在家門口就業的感覺真好”。
眾所周知,扶貧難,創新亦難,扶貧創新難上加難。無論貴州省委省政府領導,還是國家審計署審計長、國家扶貧辦副主任,不約而同地激賞萬達的扶貧創新。比如,國務院扶貧辦副主任歐青平說,萬達集團整縣幫扶丹寨是我國民營企業扶貧模式的首創之舉,是企業參與精準扶貧的典型案例。新在何處?創在哪里?“企業包縣、整縣脫貧”,探索了一條教育、產(chan)業、基金并舉,長(chang)期、中期、短期兼顧的扶(fu)貧新路子。
先說萬達丹寨小鎮。這個已于7月3日正式開業的小鎮,屬于產業扶貧“造血”的產物。小鎮集“吃、住、行、游、購、娛、教”為一體,可直接提(ti)供2000人穩定就業,將(jiang)帶動相關產(chan)業發展和眾(zhong)多(duo)貧(pin)困戶脫貧(pin),覆蓋丹寨(zhai)3萬多(duo)貧(pin)困人口(kou)。
別小覷旅游扶貧的意義。旅游扶貧被稱為物質與精神的雙扶貧,持續性強、返貧率低。如國家旅游局局長李金早言,實施旅游扶貧,實際上是為貧困地區居民打開了一扇通向外部世界的大門,比如,外界的新觀念新思維和現代化的生活方式,可沖刷當地落后的思想觀念和生活方式。同時,旅游扶貧給群眾帶來廣泛的發展和人生出彩的機會,能真正讓貧困群眾有參與感、成就感、尊嚴感,真正走出“等、靠、要”越扶(fu)越貧的(de)怪圈(quan)、死圈(quan),并(bing)在脫貧致富(fu)中不(bu)斷增強(qiang)幸福感和(he)自尊自強(qiang)的(de)意識。
丹寨人的收入有沒有上去?他們是否有尊嚴感?我找到了答案。在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鎮,居然有萬達影城,恐怕很多人都想不到。萬達影城坐落在丹寨小鎮鼓樓廣場附近,看到“萬達影城”四個大字,我徑直走過去,向(xiang)女售票(piao)員問(wen)詢影(ying)訊,她滿面(mian)春風(feng),不(bu)無自豪地(di)稱(cheng),這里放(fang)的電影(ying)與大城市影(ying)城同步,并(bing)打廣告:明天(tian)開業,影(ying)票(piao)半價。
出至門口,與保安交流。這名保安同樣是當地人,健談,淳樸,極為友善,知無不言,有問必答。談及收入,這名保安毫不掩飾,頗為開心地說每個月2000多元,包吃包住,對現狀很滿意。“以前收入呢?”“跟現在沒法比。”我查了一下,2016年丹寨縣(xian)農民(min)人均可支(zhi)配(pei)收入(ru)7340.32元,而這名保安履職萬(wan)達(da)影(ying)城后,年可支(zhi)配(pei)收入(ru)恐怕翻番了。
具(ju)體(ti)到貴(gui)州(zhou)(zhou),具(ju)體(ti)到丹寨(zhai)。早在(zai)2014年全國兩(liang)會,習近平總書記參(can)加貴(gui)州(zhou)(zhou)代表團審議時就(jiu)(jiu)強調,既要實現(xian)百姓富(fu)(fu),又要保證生態(tai)(tai)美(mei)。如何(he)實現(xian)百姓富(fu)(fu)、生態(tai)(tai)美(mei)?就(jiu)(jiu)需(xu)要把(ba)綠水青山(shan)變為(wei)金山(shan)銀山(shan),需(xu)要因(yin)地制宜(yi),把(ba)種什么(me)、養什么(me)、從哪里增收想明(ming)白,幫(bang)助鄉親們尋找脫貧致富(fu)(fu)的好路(lu)子。而大(da)到貴(gui)州(zhou)(zhou),小(xiao)到丹寨(zhai),得天獨厚(hou)的優(you)勢(shi)就(jiu)(jiu)是(shi)生態(tai)(tai)好、環(huan)境美(mei)。走(zou)宜(yi)農(nong)則農(nong)、宜(yi)林則林、宜(yi)牧則牧、宜(yi)生態(tai)(tai)旅游則生態(tai)(tai)旅游的路(lu)子,就(jiu)(jiu)能事半功倍。丹寨(zhai)有(you)(you)為(wei)人稱道的生態(tai)(tai)優(you)勢(shi),萬達在(zai)旅游業方面則有(you)(you)豐富(fu)(fu)經驗,雙(shuang)方精誠合作(zuo),自然產生1+1>2的奇效(xiao)。
再說萬達職院。扶貧先扶智,教育扶貧是“拔窮根”的最佳途徑。2014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上著重強調貧困地區教育的重要性。他指出:“要加大對農村地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職業教育支持力度,努力讓每個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機會。”萬(wan)達(da)集(ji)團(tuan)投(tou)入3億元建設(she)貴(gui)州(zhou)萬(wan)達(da)職業(ye)技術學院,可視為對總(zong)書記(ji)號(hao)召的響(xiang)應(ying)。
貴州萬達職業技術學院擬開設5個系6個專業,每年招生700人左右,主要招收丹寨籍學生,畢業生將有很大一部分進入萬達集團工作。進而言之,“職教一個,就業一人,脫貧一家”絕(jue)非虛言。通過教育扶貧,可從根本上斬斷貧困代際(ji)傳遞,有力(li)地促進丹寨經濟社會發(fa)展。
值得一提的是,王健林以創造丹寨精準扶貧模式獲全國脫貧攻堅獎創新獎。“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王健林稱他為丹寨(zhai)扶貧所花時間超過任(ren)何一(yi)個萬(wan)達項目(mu),這獎杯浸泡(pao)著心血(xue)與付出。
扶貧并不是一蹴而就,創新也不是水到渠成。其實,萬達在丹寨的扶貧創新,還有著一些不為人知的故事。一開始,萬達打算在丹寨“養豬”“種茶”,然而,經過(guo)一年多的反復調(diao)研和專(zhuan)家論證發現,其規模難(nan)以做大(da)、效益(yi)難(nan)以持續,且不利于生態環(huan)保。于是,萬達迅速調(diao)整(zheng)思(si)路,重(zhong)新(xin)確立了以教育扶貧、旅游小鎮和扶貧基金為核心的全新(xin)方案。
如今,萬達旅游小鎮開業了,貴州萬達職業技術學院也啟動了。據貴州丹寨縣有關負責人表示,“在萬達的幫扶下,2018年丹寨縣可實現全縣脫貧,比國家計劃提前兩年。”這是(shi)扶貧的意(yi)義,也是(shi)創(chuang)新的魅力。屆時,不僅(jin)胡澤君為萬達(da)點贊(zan),丹寨人也為萬達(da)點贊(zan)。
盡管(guan)在(zai)丹寨(zhai)只(zhi)有匆匆兩天,我已忍不住現在(zai)就(jiu)點(dian)贊(zan)。為(wei)依山傍(bang)水、美不勝收的(de)丹寨(zhai)美景(jing)點(dian)贊(zan),為(wei)當地(di)具有悠久歷(li)史的(de)斗(dou)牛、斗(dou)雞、斗(dou)鳥民(min)俗點(dian)贊(zan),為(wei)當地(di)質(zhi)樸而(er)開(kai)朗的(de)民(min)風(feng)點(dian)贊(zan),也為(wei)萬達(da)做了一(yi)(yi)件功德無(wu)量的(de)大事而(er)點(dian)贊(zan)。順便說(shuo)一(yi)(yi)句,此行收獲不小(xiao),除了飽覽(lan)風(feng)景(jing)、領略(lve)民(min)情,還(huan)大長知識,比(bi)如(ru)小(xiao)鎮的(de)四大廣(guang)場之一(yi)(yi)——尤(you)公廣(guang)場,這個尤(you)公是(shi)哪位?走近一(yi)(yi)看,始知尤(you)公原來(lai)是(shi)蚩尤(you)。再比(bi)如(ru),還(huan)有個名叫苗(miao)年的(de)廣(guang)場,苗(miao)年是(shi)何意?如(ru)果(guo)親來(lai)丹寨(zhai)萬達(da)旅游小(xiao)鎮一(yi)(yi)趟,便知處(chu)處(chu)是(shi)學問。
可(ke)以判斷,萬達的(de)扶(fu)貧(pin)創新不(bu)是(shi)栽盆(pen)景,而是(shi)種(zhong)苗(miao)圃(pu),是(shi)有(you)生(sheng)命(ming)力的(de)樣板(ban)工程。當(dang)這一模式實現可(ke)推廣、可(ke)復制,迸發(fa)出勃勃生(sheng)機(ji)時,我國的(de)扶(fu)貧(pin)事業就會取得更長足的(de)發(fa)展(zhan)。當(dang)更多(duo)的(de)硬(ying)骨頭被(bei)啃掉,貧(pin)困人口就能走在脫貧(pin)致富路(lu)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