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敗之外 不忘初心
如果說追求成功讓一個人更加狹隘和自私,這樣的成功要來何用?如果說哪怕失敗也能幾十年不忘初心,這樣的失敗是不是雖敗而猶榮,是不是更加值得我們去贊嘆!
大家好,我是一名企業文化專員。2014年,我曾經拍了一個紀錄片——《舌尖上的萬達》,獲得了集團微記錄大賽的二等獎。雖然成績可喜,但作為一名“處女座”,第一(yi)才是(shi)我的唯一(yi)。
2015年(nian)年(nian)初,機會(hui)來了(le)!文(wen)旅(lv)院派(pai)我(wo)負責一(yi)(yi)(yi)個捐(juan)助希望小(xiao)學的(de)(de)(de)企(qi)業文(wen)化項目,并且以此(ci)為背景(jing)拍一(yi)(yi)(yi)部紀錄片參加集(ji)團的(de)(de)(de)第(di)二(er)屆比賽。這樣的(de)(de)(de)公益題材(cai),絕對是奪冠熱門(men),這么好的(de)(de)(de)情節和故事,也很(hen)容易打動評委和觀眾。于是,我(wo)沒用兩天(tian)就構(gou)思好了(le)所有的(de)(de)(de)鏡(jing)頭和場景(jing):破敗的(de)(de)(de)教室、殘舊的(de)(de)(de)桌椅、無奈的(de)(de)(de)老師,當(dang)然還有留守兒童充(chong)滿希望的(de)(de)(de)眼神(shen)。所有的(de)(de)(de)亮點、淚點盡在(zai)我(wo)胸(xiong)中掌(zhang)握,我(wo)反復告(gao)訴自己:一(yi)(yi)(yi)句話,只能成功,不能失(shi)敗。
我(wo)坐了四個(ge)小時的大巴,七拐八拐才找到了這個(ge)小學,它(ta)地處狼牙(ya)山(shan)地區(qu)(qu),是(shi)國家級的貧困區(qu)(qu),名字叫做(zuo)孔山(shan)。
第一次去時,原本電話約好接我的張老師卻沒在,院里只有一個穿著藍布大褂的正在砌墻的老頭,看到我來,他甩了甩手上的泥巴,在身前緊抹了兩下手,跑過來說:“萬達的閆經理吧,張老師剛出去,一會兒就回來。我姓王,我先帶你走一圈吧。”我(wo)一瞅(chou),心里想,這(zhe)人(ren)誰(shui)啊,八(ba)成是個臨時工吧。我(wo)說:不(bu)用了,您忙吧,我(wo)先自己轉(zhuan)轉(zhuan)。
沒一(yi)會兒,張老師就回(hui)來了(le)(le)。我(wo)倆(lia)一(yi)起把(ba)這個巴掌(zhang)大的地方走(zou)了(le)(le)個遍,我(wo)把(ba)第二天想要拍攝的角度、點位、場景一(yi)一(yi)都安排妥(tuo)當,正在(zai)做最(zui)后的取景。我(wo)發現,這不是剛才砌墻那老頭嘛,怎么跑到教(jiao)室里(li)去上課去了(le)(le)。這人可能(neng)有故事(shi)!
接下來的幾天里,我發現,這人不但能砌墻、燒鍋爐、掏廁所,還能教課,而且一天就教好幾門課。后來張老師告訴我,他就是這個學校工作30多年的王校長。學校里所有的臟活、累活從來都是他一個人干;沒有體育老師他就教體育,沒有英語老師他對著錄音機背單詞,沒有音樂老師,他就“現學現賣”。張老師(shi)告訴我,其實這(zhe)些對王校長來(lai)說,都還不算什么。他最大(da)的難(nan)題就是為這(zhe)所山區小(xiao)學留住老師(shi)。
而事實(shi)是,這30年來,他(ta)一(yi)次都沒有成功過(guo)。學校從(cong)一(yi)開(kai)始十幾名老(lao)師,到現在就剩(sheng)下(xia)3個。就這幾天,他(ta)還在村(cun)兒里跑來跑去,張羅著給另外一(yi)個支教(jiao)老(lao)師介紹對(dui)象(xiang),好讓(rang)這個老(lao)師留下(xia)來。
我(wo)最后一次找(zhao)他(ta)(ta)聊(liao),就(jiu)(jiu)在那剛(gang)砌了(le)一半的(de)墻邊,他(ta)(ta)無奈地(di)說:閆經(jing)理啊,等我(wo)干不動(dong)了(le),這學校可就(jiu)(jiu)真沒人了(le)!不過真感謝你啊,有了(le)萬達(da)的(de)捐助,條(tiao)件好了(le),新來(lai)的(de)老師沒準就(jiu)(jiu)留下了(le)。
后來我聽說,那個支教老師最后還是走了(le)(le)。王(wang)校(xiao)長,又一次失敗了(le)(le)。
這個人,錯(cuo)過了很多次可以去(qu)縣城重點小學任教的(de)機會(hui);這個人,都快變成了光(guang)桿司(si)令,一(yi)個每天這么忙碌的(de)人,我竟然(ran)在他身(shen)上(shang)還看不到(dao)一(yi)絲成功的(de)痕跡。
回到公司,片子的初稿我看了一遍又一遍,總感覺缺了點什么。盡管片子中“破敗的教室”“殘舊的桌椅”像我當初設計的那樣完美。那個砌墻、上課、奔波的老頭不斷地在腦海中閃現著,我又回想起我和老校長在墻邊的那次談話。我不由自主地問自己,我真能承擔得起這個校長的一聲“謝謝”嗎?當我(wo)第一(yi)腳踏(ta)進這所學校的(de)(de)時候,我(wo)發現我(wo)自己更(geng)關心的(de)(de)還是特寫鏡頭的(de)(de)效果,是我(wo)的(de)(de)作品,是我(wo)最后能(neng)不(bu)能(neng)拿冠(guan)軍。我(wo)迫不(bu)及待(dai)地策劃、火(huo)急火(huo)燎地拍攝,我(wo)居然(ran)都忘了問自己一(yi)句(ju),我(wo)到底(di)是因為什么(me)而(er)出發?
如(ru)果說(shuo)追求(qiu)成(cheng)功(gong)讓一(yi)個人(ren)更加(jia)狹隘和自私,這樣的成(cheng)功(gong)要來何用?如(ru)果說(shuo)哪怕失敗也能幾十年不(bu)忘(wang)初心,這樣的失敗是不(bu)是雖(sui)敗而(er)猶榮,是不(bu)是更加(jia)值(zhi)得我們(men)去贊嘆!
我(wo)(wo)終于(yu)發現(xian)自(zi)己的(de)片(pian)子(zi)里少了什么(me)?是一顆(ke)心(xin),是一顆(ke)真誠幫助這里的(de)心(xin)。我(wo)(wo)又坐上(shang)了去(qu)孔(kong)山的(de)大巴(ba),這也是我(wo)(wo)第九次(ci)去(qu)孔(kong)山,我(wo)(wo)想把缺失的(de)這顆(ke)心(xin)加(jia)到(dao)片(pian)子(zi)里。最(zui)后我(wo)(wo)給這部片(pian)子(zi)起名叫做《希(xi)(xi)望》,希(xi)(xi)望所有(you)的(de)同事都能有(you)機(ji)會看(kan)到(dao)它(ta),希(xi)(xi)望大家都能關注到(dao)教師缺乏(fa)這個目(mu)前中國(guo)鄉村教育的(de)現(xian)實問(wen)題。
可能它不如我最初設計的那樣,有很多催淚鏡頭,它也不一定能得獎,但這些已經沒那么重要了。我想起在《萬達哲學》開篇中,董事長有句話,“一個人一生就是要有一種責任與追求并且不斷地去堅持。”今天(tian)我(wo)們再(zai)來(lai)看這句話,我(wo)想跟大(da)家說:人(ren)的一(yi)生,有一(yi)種榮耀(yao)與(yu)成敗無關,它來(lai)自成敗之外!(此文作者獲得《萬達哲學》演講比(bi)賽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