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丹寨縣政府和萬達集團聯手打造的“云上丹寨攝影月賽”5月入圍及獲(huo)(huo)(huo)獎(jiang)(jiang)作品近(jin)日出爐。熊偉《云上(shang)攬覓》獲(huo)(huo)(huo)金(jin)獎(jiang)(jiang),梅(mei)英《追夢(meng)倩影》獲(huo)(huo)(huo)銀獎(jiang)(jiang),楊年(nian)春《萬達(da)小(xiao)鎮夜色》獲(huo)(huo)(huo)銅獎(jiang)(jiang),梅(mei)英《丹寨寶貝》獲(huo)(huo)(huo)最佳人氣獎(jiang)(jiang)。
丹寨萬達小鎮作(zuo)為創新(xin)扶貧項目(mu),為丹寨帶(dai)來(lai)(lai)了深刻的(de)(de)(de)改(gai)變,丹寨老百姓的(de)(de)(de)日子越(yue)過越(yue)好,越(yue)來(lai)(lai)越(yue)多外出(chu)打工(gong)的(de)(de)(de)父(fu)母回鄉工(gong)作(zuo),越(yue)來(lai)(lai)越(yue)多的(de)(de)(de)丹寨人感受到生活(huo)的(de)(de)(de)希望(wang),臉上洋溢著幸福(fu)的(de)(de)(de)笑容。
“云上丹寨攝影月賽”由(you)中國攝(she)影家協會主(zhu)席李舸等業(ye)內專業(ye)人士組成評委會,每月評獎,金獎10000元(yuan),銀獎5000元(yuan),銅獎3000元(yuan)。
關注萬(wan)達(da)集(ji)團或丹寨(zhai)萬(wan)達(da)小鎮(zhen)官(guan)方微信公(gong)眾(zhong)號(hao),查(cha)找對應的(de)(de)文章信息,按照(zhao)要求把(ba)有關丹寨(zhai)脫貧的(de)(de)人物(wu)、故事(shi),丹寨(zhai)的(de)(de)風(feng)景風(feng)貌、風(feng)土人情(qing)等相(xiang)關主題照(zhao)片上傳(chuan)至攝(she)影月(yue)賽專(zhuan)有網站,即可參與(yu)攝(she)影月(yue)賽的(de)(de)比(bi)拼。
金獎
作品:《云上攬覓》
作者:熊偉
作者自述:丹寨萬達(da)小鎮(zhen)新添一座懸空玻璃(li)吊橋,總長320米,橋寬2.8米,垂直高度達(da)49米,是(shi)目(mu)前貴州省內最長的(de)玻璃(li)橋。橋上(shang),游客好(hao)似行在空中,更似云(yun)(yun)上(shang)攬(lan)覓。云(yun)(yun)上(shang)丹寨、云(yun)(yun)巔之(zhi)下、云(yun)(yun)中漫(man)步(bu),和(he)情人一起攜手漫(man)步(bu)云(yun)(yun)中,天上(shang)人間唯有此景。
銀獎
作品:《追夢倩影》
作者:梅英
作者自述:丹寨縣卡拉村是貴州省的“鳥籠編制藝術之鄉”。今年4月27日我們來到卡拉村,當我們的鏡頭對準挑著鳥籠過橋的一家人時,我所站的機位和角度不好,一棵不好看的大樹很煞風景。我靈機一動,對著倒影對焦和構圖,通過倒影中人物的肢體語言來展示脫貧致富后人們的幸福感以及追夢的滿足感,倒影中的樹也有了油畫的感覺。“我們都在努力奔跑,我們都是追夢人”。這不正是脫貧致富后卡拉村人的生活寫照(zhao)嗎?
銅獎
作品:《萬(wan)達小鎮夜色》
作者:楊年春
作者自述:今年(nian)五一小(xiao)(xiao)(xiao)長(chang)假,丹寨萬(wan)達小(xiao)(xiao)(xiao)鎮車流游人如織,白天(tian)節目豐富,熱鬧非凡,夜(ye)晚霓虹閃爍(shuo),讓人流連(lian)忘返。小(xiao)(xiao)(xiao)鎮單日客(ke)流量(liang)(liang)突(tu)破(po)12萬(wan),創開業以來新(xin)高,五一小(xiao)(xiao)(xiao)長(chang)假前三日客(ke)流量(liang)(liang)突(tu)破(po)30萬(wan)。旅游是扶(fu)貧(pin)的(de)翅膀,萬(wan)達丹寨扶(fu)貧(pin),成為中(zhong)國旅游產業扶(fu)貧(pin)新(xin)模式的(de)典(dian)范。
最佳人氣獎
作品:《丹寨寶貝》
作者:梅英
作者自(zi)述:三月(yue)的黔(qian)東(dong)南景色怡(yi)人,醉美茶香,一年一度的翻鼓節(jie)在此舉行。3月(yue)15日,我來到丹(dan)寨縣(xian)南皋鄉清江村,人們(men)穿著(zhu)節(jie)日的盛裝。貴州素有衣(yi)冠(guan)王國和服飾(shi)(shi)大省的美譽(yu),當地各民族的服飾(shi)(shi)很有特色。這個(ge)隨媽(ma)媽(ma)一起來看節(jie)目的小(xiao)(xiao)寶貝引起了我的注(zhu)意。母女倆都身(shen)著(zhu)盛裝,小(xiao)(xiao)女孩瞪(deng)著(zhu)一雙大眼睛(jing),眼神(shen)里透著(zhu)好奇,媽(ma)媽(ma)衣(yi)服上刺繡的漂亮(liang)花朵成為(wei)背景,將小(xiao)(xiao)女孩襯托得像花兒(er)一樣(yang)美麗。
《跟著奶(nai)奶(nai)來(lai)采茶(cha)》嚴志剛
《致富路》李娟
《卡拉籠業》朱進
《圓夢》朱饒平
《棧道風采》俞航峰
《姐姐的賀(he)禮》李(li)世洲(zhou)
《勤勞》王桂英
《眾(zhong)人合力建新房(fang)》何(he)志剛
《黃金屋》王正海
《丹寨杜鵑紅》梅英
《山尖美圖》鄭劍飛
《色彩斑斕》程應明
《鼓樓音符》李哲民
《歡樂進行時》周偉
《龍吟笙聲》張蕓
《錦雞舞》楊秀勇
《美不美》郭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