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都說設計苦,張航卻說自己的工作并不難,“只要自己把邏輯總結清楚,就沒什么可懼怕的。”從第一年的工程師,到第二年的主管,再到第三年的部門副經理,他一年上一個臺階。
能順(shun)利(li)進入萬(wan)達工作(zuo)的(de)應屆畢業生,都(dou)經歷(li)了過五(wu)關斬(zhan)六將(jiang)的(de)大場面(mian),也都(dou)是做事高效、勇于爭(zheng)先的(de)職場狠人。
而對于投資集團大連城市公司設計副經理張航來說,只用“狠人”來形容他可能(neng)還(huan)不夠。
當他的(de)同學還在各(ge)自公司(si)里(li)做著會(hui)議紀要、表格(ge)匯總、文檔(dang)校對等基礎工作時,他已經真刀真槍(qiang)地(di)干出(chu)一個(ge)售(shou)樓處,售(shou)樓處做完立馬又開始做居住區,接(jie)著又無縫連接(jie)大商(shang)業……
他比狠人還多一點——從不給自己找借口,把專業和優秀當基本技能,面對壓力,他說:“我從沒怕過什么。”
果敢小伙遇上萬達速度,對味兒
作為一名建筑學專業的科班生,張航按部就班地讀了8年書。2019年碩士畢業之際,他有的放矢地投了六七份簡歷,全都收到了offer。經過深思熟慮,他最終選擇了萬達,因為“對味兒”。
“萬達招聘非常高效,從經理、副總到總經理,最后到集團人力,一共4輪,從面試到接到入職通知只有三天時間。萬達速度就是我想要的工作節奏,我的性格也是雷厲風行,做事絕對不拖,我毅然決然選了萬達。”張航說。
7月畢業(ye),張航(hang)5月就(jiu)到萬達報(bao)到了。入職第一天,他默默定下自己的短期工作目(mu)標(biao):一年內(nei)獨立統籌項目(mu)建筑設計。
沒有(you)初入職(zhi)場(chang)的(de)膽怯,沒有(you)社恐發作的(de)扭捏,他遇到問題就問,沒有(you)問題就干,是來之能戰的(de)實干派。他配合項目(mu)團隊完成(cheng)的(de)幾項主要任務——項目(mu)強(qiang)排(pai)方(fang)案、指標測(ce)算、方(fang)案單位(wei)招(zhao)標等,都交上(shang)了不錯(cuo)的(de)答卷。
畢業100天,成為項目設計負責人
這么有干勁兒的(de)年輕(qing)人(ren),自然能獲得更多(duo)的(de)機會。2019年9月,當(dang)公司宣布(bu)張航成(cheng)為沈陽沈北新(xin)項(xiang)目售樓處的(de)專(zhuan)業設計負責人(ren)時,他(ta)才剛剛畢(bi)業100天(tian),他(ta)的(de)短期目標提早(zao)了9個月實現。
剛畢業就獨立做這么大的項目,很多人擔心他會心里沒底。但張航卻信心十足,“我從來沒怕過”。之所以不怕,是因為他心里有數,“售樓處最大的壓力就是周期短,需要在最短的時間里完成各個節點。只要把工作拆解清晰,就能盡在掌握了”。
初入職場的(de)張航嚴格按萬達的(de)工作節奏(zou)分解各階(jie)段目(mu)標,前期做方案(an),后(hou)期出施工圖,然后(hou)合(he)圖封樣、落實(shi)方案(an)、現場把控,一(yi)旦發現問(wen)題就及時調(diao)改(gai)。一(yi)個工作不到(dao)半年的(de)毛頭小伙子,硬是把這么重要的(de)項目(mu)一(yi)點點啃下來了。
沈陽沈北售樓處項目實景(jing)照片
沈北售樓處開業當天,張航站在門外看著人山人海的客流,內心沒有太多波瀾,“我沒走進去,因為這個項目的每一個角落我都無比熟悉,隨便指到哪兒,我都能回憶起它的來龍去脈。這是我第一個項目,我為它付出了很多,內心當然會有成就感。但看到蜂擁而至的人群,我就已經滿足了,這種滿足并不是激動,而是平靜”。
快速成長的背后,是拼盡全力
有了沈(shen)北售樓(lou)處臨危受命的成(cheng)功案例,張航開始(shi)接項(xiang)目接到手(shou)軟。
售樓(lou)處收尾后,他馬上接(jie)手了沈(shen)陽盛京ONE項(xiang)目居住(zhu)區34棟樓(lou)的(de)設計工作,體量達到(dao)34萬平方(fang)米(mi);居住(zhu)區干到(dao)一半,沈(shen)北14萬平方(fang)米(mi)的(de)大商業項(xiang)目也落到(dao)了他的(de)頭上;緊接(jie)著,他又來(lai)到(dao)大連跟進(jin)12個(ge)地塊,每個(ge)地塊都有三四(si)萬平方(fang)米(mi),一共四(si)五(wu)十萬平方(fang)米(mi)的(de)體量。
大連小窯灣(wan)售(shou)樓(lou)處項目手繪(hui)圖及實景照片
這幾年,張航一直停不下來,總有新的挑戰在等著他。業內都說設計苦,他卻說,自己的工作并不難,“流程都差不多,無非是從方案到報備,從拿證到出圖紙,都是這么過來的”。
了解房地產的人都知道,一(yi)旦工(gong)期(qi)(qi)吃(chi)緊,第一(yi)個被(bei)壓縮時間的就是(shi)設計(ji)。一(yi)旦定(ding)下來(lai)銷售(shou)日期(qi)(qi),就意味著設計(ji)部門進入了緊張(zhang)的倒計(ji)時,取施工(gong)許可證(zheng)、取規劃許可證(zheng)、出方案、定(ding)設計(ji)院,這一(yi)系列工(gong)作(zuo)都要爭分奪秒。而張(zhang)航做了這么(me)多項目(mu),卻沒亮(liang)過一(yi)次紅(hong)燈,同(tong)事們都覺得不可思(si)議(yi),他自己卻認為理所當然。
看似云淡風輕(qing)毫不費力的(de)背后,是他全力以赴的(de)日(ri)日(ri)夜(ye)夜(ye)——
為了修改(gai)領導不(bu)滿意的PPT,他(ta)也曾(ceng)在(zai)辦公室熬(ao)通宵打地鋪(pu)。
為了搶時間保規證(zheng),他(ta)在高(gao)速(su)出(chu)口蹲守過(guo)(guo)順(shun)豐(feng)的快遞(di)車。順(shun)豐(feng)車一出(chu)高(gao)速(su),他(ta)就開車跟上,對方車一停,他(ta)馬上追(zhui)過(guo)(guo)去把(ba)快件(jian)取出(chu)來,搶出(chu)快遞(di)員派送的幾個小時。
疫情(qing)期間(jian),他一路(lu)跟(gen)(gen)著相關領(ling)導來到城郊,只為(wei)讓對方(fang)(fang)同意方(fang)(fang)案,盡快下證。忙到中午,張航(hang)和3位(wei)同事都(dou)(dou)餓得饑腸(chang)轆轆,但周圍(wei)連瓶水都(dou)(dou)買不到。張航(hang)去農(nong)戶(hu)家要來4碗方(fang)(fang)便(bian)面、4根火腿腸(chang),在東北的寒(han)冬中,圍(wei)坐(zuo)在簡陋的窩棚里,吃了一頓(dun)難忘(wang)的午飯。他們就(jiu)這(zhe)樣一路(lu)跟(gen)(gen)進(jin),一直跟(gen)(gen)到了領(ling)導家門口,領(ling)導晚(wan)上下班發(fa)現他們還在,終(zhong)于(yu)被這(zhe)份(fen)執著打動,給萬(wan)達(da)簽了字。
這么多年干下來,張航對這份工作有了更深的體會,“專業可能只占一半,管理、決策、協作、應變同樣重要”。
比(bi)如(ru)與設計(ji)院的合作,他會提(ti)前做(zuo)好(hao)溝通,列出清單(dan),把注意事項從頭過到(dao)尾。張航對(dui)于哪(na)里容(rong)易出錯心知(zhi)肚明,他會在乙方(fang)(fang)畫圖(tu)之(zhi)前就(jiu)做(zuo)好(hao)提(ti)醒,比(bi)如(ru)地下(xia)大(da)堂(tang)不要做(zuo)得特別狹長,要做(zuo)成15~20平(ping)方(fang)(fang)米(mi)的方(fang)(fang)正(zheng)空間,某根柱子要刨掉(diao)等。前期(qi)對(dui)接越清晰,后期(qi)工作就(jiu)越從容(rong)。
入職以來,張航從第一年的工程師,到第二年的主管,再到第三年的部門副經理,一年上一個臺階。升職意味著更大的責任,而這些壓力對他來說不算什么:“我們建筑專業本來工作量就大,每個項目都意味著大量圖紙和無數次溝通。但只要自己把邏輯總結清楚,就沒什么可懼怕的。”
展望未來,張航心意堅決:“對得起公司,對得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