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嗎?要進柒號放映廳看片不是件容易的事,得事先簽署保密協議。理由很簡單,因為影片還在制作過程中,沒有正式上映。正是以這間小小的內部放映廳為起點,萬達影業諸如《唐人街探案》系列、《誤殺》系列等電影作品走進院線,征服了無數觀眾的心。
對一(yi)家影視公司(si)來說,最(zui)具特色的(de)辦(ban)公區域是(shi)哪里?答案是(shi)內部放映廳。
萬達影業也有一間這樣的放映廳——柒號放映廳。除了擁有一個文藝的名字,這間放映廳最與眾不同之處在于,它的風格是絕對的“萬達系”,從設計到施工,從放映機、全息銀幕、360度立體音(yin)響(xiang)到專(zhuan)用座椅,無一不是萬達標配。
當(dang)你置(zhi)身其中,燈(deng)光關(guan)閉、銀幕亮起時,那觀影的感受(shou)可是跟在萬達影城(cheng)一樣(yang)一樣(yang)的。也正是以這間(jian)小小的內部放映廳為起點(dian),萬達影業(ye)諸如《唐(tang)人街探案》系列(lie)、《誤殺》系列(lie)等電影作品走進院線,征服(fu)了無數觀眾的心。
得到專業認證的內部放映廳
北(bei)京東四環外的(de)萊錦(jin)文化(hua)創意產業園里(li),一(yi)棟二(er)層小(xiao)樓(lou)就是萬(wan)達影業的(de)辦公(gong)區,柒號放映(ying)廳就坐落在這棟小(xiao)樓(lou)一(yi)層的(de)南面,面積大概40多平方米,共有三排(pai)29個座椅。
相比如今的(de)(de)(de)高大上(shang),柒號(hao)放映廳(ting)的(de)(de)(de)前(qian)身其(qi)實是(shi)有(you)些(xie)簡陋的(de)(de)(de)。據萬達影業行政(zheng)總監(jian)裴偉(wei)介紹,在公司去年(nian)6月搬家之前(qian),內部放映廳(ting)就在CBD萬達廣場12號(hao)樓的(de)(de)(de)5層,只有(you)20多平(ping)方米、14個座椅。最令(ling)工(gong)作(zuo)(zuo)人員(yuan)頭疼的(de)(de)(de)是(shi),放映機直接裝在吊頂(ding)上(shang),沒有(you)專(zhuan)門的(de)(de)(de)操作(zuo)(zuo)間,每次進(jin)行維護清潔等工(gong)作(zuo)(zuo)時都很麻煩(fan)。
如今,放映廳搖身一變,成為符合院線標準的柒號放映廳,除了擁有專門的操作間,其他各個方面也都得到了“專業認證”。
在裴偉看(kan)來,專(zhuan)業(ye)的(de)事情(qing)就需要由專(zhuan)業(ye)的(de)人來做,柒號放映(ying)(ying)廳大到設計圖紙、放映(ying)(ying)機和音響設備(bei)的(de)調(diao)試安裝(zhuang),以及銀(yin)幕、座(zuo)椅的(de)位(wei)置確(que)定,小到隔音棉的(de)數量(liang)和軟包的(de)厚度(du),無(wu)一不是經過萬達院線(xian)技術公(gong)司的(de)同事把(ba)關。
當然,保持專業水準的同時,也要盡可能節約成本。“我們這套音響設備是2014年買的,30多萬元,在當時算很好的了。”裴偉說,由于(yu)老放映(ying)(ying)廳的(de)放映(ying)(ying)機和音(yin)響設備迄今仍(reng)然屬(shu)于(yu)較高水(shui)準,萬達(da)影業就請技術公司的(de)同(tong)事幫忙翻修了一下,繼續在柒(qi)號放映(ying)(ying)廳使(shi)用。同(tong)時,柒(qi)號放映(ying)(ying)廳也(ye)有兩(liang)樣重要的(de)新裝備——銀幕(mu)和座椅,都是(shi)萬達(da)影城同(tong)款(kuan)哦。
銀(yin)幕和(he)座椅都是萬達影城同(tong)款
談起在柒號放映廳的觀影感受,萬達影業的同事們自豪之情溢于言表。“電影這個東西很奇怪,你在手機上、電腦上看,與真正坐在放映廳里,感受是完全不一樣的。”裴偉說,“燈一關,銀幕亮起,立體音響與畫面完美配合,跟在電影院里一模一樣。我們還配置了3D眼鏡,只要影片的版本支持,就可以在這里看3D效果的大片。”很多導演在柒(qi)號放映廳觀影后(hou),都(dou)對放映廳的設備(bei)、環境贊不絕口。
為什么要追求這么完美的觀影體驗?萬達影業的行政主管梁子岸給了我們答案:“無限趨近于觀影時的真實感受,是我們作為電影制作方最大的誠意。”
10版方案搞不定一根柱子
“出租方當時只給了我們一個月的免租期,時間挺緊的。”回憶(yi)起新辦公區(qu)的裝(zhuang)修過程(cheng),裴偉坦言,柒號放(fang)映廳(ting)是工程(cheng)量最大、耗時最長(chang)的部分。
由(you)于原來的(de)承租(zu)方(fang)是(shi)一(yi)家健身房,在空(kong)間高(gao)度(du)、墻體厚度(du)等方(fang)面都不(bu)具備搭(da)建放映廳的(de)條件(jian)。但(dan)沒有(you)條件(jian),創造(zao)條件(jian)也得(de)干。空(kong)間高(gao)度(du)不(bu)夠,就(jiu)(jiu)把原來的(de)大理石和木地(di)板敲(qiao)掉;墻體厚度(du)不(bu)夠,就(jiu)(jiu)利(li)用隔音棉和軟包等方(fang)式加(jia)強(qiang)隔音效果。
當時剛剛入職不久的梁子岸負責跟進柒號放映廳的搭建。“我們做了一個大支架,隔音棉、吸音的軟包都放在架子上。還要考慮很多細節,比如放映機的供電、銀幕架子的搭建等。由于時間緊,座椅也是邊裝修邊安裝的。從去年5月份左右開始搭建這個廳,除去前期測量、訂購等,實際施工時間大概在半個月。”
回憶(yi)柒(qi)號放映廳搭(da)建過(guo)程中最困難的事情,裴偉與梁子岸都不約而同地談到一根(gen)柱子。
“所有人都沒想到,當我們把房屋原有結構拆了之后,正中間的一根直徑30厘米左右的承重立柱,正好擋住了放映機的鏡頭。”裴偉說,由于產業園內的樓體(ti)都是老廠房,以前的施(shi)工結(jie)構圖早已找不到(dao)了(le),如果(guo)要(yao)動這(zhe)根柱(zhu)子,一是安全性無法保證,二是成本會非常高。
這也是梁子岸入職之后第一塊難啃的“骨頭”:“我們當時與施工方、技術公司的同事抓緊一切時間研究解決辦法,設計公司出了不下10版方案,我們甚至想過在圖紙上將放映廳的位置旋轉180度……”在五花八(ba)門(men)的方(fang)案(an)中(zhong),還包括(kuo)將(jiang)立柱從中(zhong)間切斷改為斜支撐,讓(rang)鏡(jing)頭(tou)從柱子中(zhong)間穿(chuan)過。這些(xie)方(fang)案(an)都無法兼顧安全、經(jing)濟(ji)與高效。
這根(gen)柱子成為影廳搭建過程中的難(nan)點(dian)
就在事情陷入僵局時,一個看起來最簡單的方案出現了。“大家糾結的點在于,一個放映廳最好是左右對稱,銀幕的正中心點和放映機應該在房間的中軸線上,這樣才能保證放映機放映到銀幕正中的位置,滿足銀幕最大面積的投射區域。但其實只要銀幕、放映機與座椅區域是正對著的就行了。”
一切都豁然開朗(lang),團隊很快拍板(ban)決定,將銀幕、放映機與座(zuo)椅整(zheng)體平(ping)移,放映機往旁(pang)邊移動了(le)幾(ji)厘米,避過(guo)柱子,同時依(yi)然保證放映機正對(dui)銀幕的(de)(de)中心點。這個(ge)方(fang)案(an)的(de)(de)代價是最(zui)小的(de)(de)——犧牲了(le)三個(ge)座(zuo)椅,整(zheng)個(ge)放映廳由(you)原(yuan)計劃的(de)(de)32個(ge)座(zuo)椅變為29個(ge)。同時,由(you)于整(zheng)體平(ping)移,旁(pang)邊空(kong)出的(de)(de)地方(fang)還(huan)加(jia)了(le)一條過(guo)道。
從發現問(wen)題到(dao)解(jie)決問(wen)題,團(tuan)隊僅用了三天時間。終于,去年(nian)6月的最(zui)后一個周末,萬達影業搬新家了,柒號放映廳(ting)也從那時起正式啟用。
傳說中的那根柱子現在如何了?梁子岸笑著說:“就在放映廳里面,挨著放映機,只不過包了起來,視覺上感覺不到它。”
從“無名氏”到“柒號放映廳”
也許有(you)(you)人會問,萬達影業的(de)內(nei)部放映(ying)廳為什(shen)么要叫柒號放映(ying)廳?這(zhe)個(ge)聽起(qi)來有(you)(you)些文藝的(de)名字有(you)(you)什(shen)么由來?其實,這(zhe)個(ge)靈感(gan)來源于團隊(dui)的(de)頭(tou)腦(nao)風暴。
老放映廳是個“無名氏”,萬達影業搬新家之后,在新的放映廳即將投入使用時,同事們突然覺得少了點什么——這么令人自豪的放映廳,是不是應該有個響亮的名字?至于用什么樣的名字,大家也討論了一番,“后來有一個同事說,不如就叫柒號放映廳吧!我們覺得這個名字很順口,聽起來很酷,也很像一個電影或者欄目的名字,于是就這么叫起來了。”梁子岸說。
為了保護(hu)銀幕和放映(ying)機,柒號放映(ying)廳平時由(you)專人(ren)負責(ze)維護(hu)和放映(ying)。你知道嗎?要進柒號放映(ying)廳看片不是件(jian)容易(yi)的事(shi),得事(shi)先簽(qian)署保密協議。理由(you)很簡單,因為影(ying)片還(huan)在制作(zuo)過程中,沒(mei)有(you)正(zheng)式上映(ying)。
談起使用率,裴偉直接用“供不應求”來形容。“從去年搬過來到現在,我們制作的電影幾乎是一部接一部,有時候兩部電影還有前后交叉時間。”裴偉說,放映廳最近一段時間都是日均一次的使用率,有時候人太多,還得加幾把椅子進去。有時候實在排不上“檔期”,只能借助放映廳旁邊的會議室“加映”。
那么,在一部電影的制作過程中,到底什么時候需要在柒號放映廳放映,哪個階段放映率最高呢?裴偉介紹說,一部影片會在粗剪階段進入柒號放映廳,有內部領導審核并提出修改意見,一般這個階段是小規模觀影,放映次數也會根據每部影片的實際修改情況而不同。到了影片即將進入宣發期時,也是柒號放映廳利用率最高的時候,各相關利益方的團隊都會組織看片,宣傳和發行團隊也會通過提前看片,從中尋找最能打動人的“點”去做宣傳。
去年,《誤殺2》對柒號放映(ying)(ying)(ying)廳(ting)的利(li)用率是最高的,此外(wai)還有《陪你很久很久》《皮皮魯(lu)和魯(lu)西(xi)西(xi)之(zhi)罐頭小人》等電影。一般來說,一部電影從粗(cu)剪到上映(ying)(ying)(ying),要在柒號放映(ying)(ying)(ying)廳(ting)放映(ying)(ying)(ying)20次(ci)左(zuo)右。
近期,《你是我的春天》《哥,你好》正在柒號放映廳“火熱上映”。“《哥,你好》光我們內部看片就看了十幾遍了。”裴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