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我為球狂丨籃球為山區少年插上夢想的“翅膀”
發布時間:2019-08-14
大(da)山(shan)、少年、籃球、夢想。
對生活在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縣大山深處的不少孩子來說,他們夢想著能夠長出“翅膀”,飛到山外面的“遠方”去看看。
籃球,為10歲的王陽和6歲的弟弟王鴻插上了“飛出”深山的翅膀:他們已經“飛”過了凱里、貴陽、成都,接下來還將“飛”往北(bei)京(jing)甚至更遠的地方。
“飛”出大山
王陽從未想過,他會因籃球(qiu)而在(zai)這個夏天不斷(duan)走向遠方(fang)。
在參加2019年中國(guo)小籃球(qiu)聯賽(sai)(西南大區(qu))夏令營U10年齡段的(de)選拔賽(sai)中,他和隊(dui)友(you)一(yi)路(lu)過關斬將:
5月(yue),到(dao)(dao)(dao)州府(fu)凱里(li)參加比賽,拿(na)到(dao)(dao)(dao)第一名;7月(yue)初,作為(wei)州代(dai)表(biao)到(dao)(dao)(dao)貴陽(yang)參加省級決賽,又拿(na)到(dao)(dao)(dao)第一名;7月(yue)中下旬,到(dao)(dao)(dao)成都參加西(xi)南大區賽,也獲得了不錯(cuo)名次。
父親王(wang)興(xing)奎說,知道兒子有(you)籃(lan)球天賦(fu),也熱愛打球,但從未想過兒子會(hui)因為籃(lan)球去(qu)到(dao)遠方(fang)。王(wang)陽接下來還要去(qu)更(geng)遠的北京。
8月初,在丹寨舉行的2019國(guo)際籃聯男(nan)籃世界杯(bei)小(xiao)冠軍球(qiu)童選(xuan)拔(ba)活動上,王陽與來(lai)自全國(guo)的100位籃球(qiu)小(xiao)球(qiu)童同場競技并(bing)入選(xuan)成(cheng)為36名冠軍球(qiu)童之(zhi)一,即將在8月底奔赴北京。
“想到很快就要去北京,我非常激動。”王陽說,他(ta)以前經常在(zai)書(shu)本和電視上看(kan)到北京天安門的圖片和影(ying)像,一直想去看(kan)看(kan),如今(jin)因籃(lan)球而即(ji)將實現。
父母比他還激動。“兒子之前到凱里、貴陽、成都參加比賽,我們全家都去了,這次去北京,我們全家也想一塊去。”母親楊成英說。
在教練李虎剛看來,作為球隊的主力隊員,王陽在控球和運球方面技術嫻熟,投射能力也比一般同齡人強。“他的成功,正是憑借對籃球的無限熱愛和長期堅持。”
愛其所愛
王陽的(de)老(lao)家在丹(dan)(dan)寨縣揚武(wu)鎮烏西村,但他與弟弟王鴻打(da)小就跟爸(ba)媽(ma)住在丹(dan)(dan)寨縣城的(de)出租屋里。
“我們在縣城租房已經有十多年。”王興奎說,因家庭條件(jian)不好,他很早就來(lai)到(dao)縣城打工掙錢(qian),住(zhu)所經(jing)常變動。但有一(yi)點(dian)不會變,那就是(shi)給兒子(zi)安(an)裝籃球筐。
王陽一家租住的(de)出租屋呈長方(fang)形(xing),面積40多平方(fang)米,分為客(ke)廳和臥室。最里面的(de)臥室面積稍大(da),緊靠東、西墻分別擺放著兩張床(chuang)。兩床(chuang)之間的(de)空間成為他和弟弟練(lian)球(qiu)的(de)地方(fang),籃(lan)筐就掛(gua)在臥室北墻上(shang)約2米高處。
“平時我放學回家,做完作業,就和弟弟在臥室里練球。”王陽說,只要作業不是(shi)太多,他(ta)每(mei)天總能練習半個小時(shi)(shi)至(zhi)一個小時(shi)(shi)。
弟(di)弟(di)王(wang)鴻學球才約一(yi)年,就已(yi)具備一(yi)定的(de)技術基礎,不(bu)僅(jin)左(zuo)右手能同時控球和運球,投射(she)能力還不(bu)輸哥哥。兄弟(di)倆(lia)經常在家中進行投籃比賽或一(yi)對一(yi)單挑,父(fu)母親(qin)則(ze)在一(yi)旁加油指導(dao)。
王興奎說(shuo),兩個兒子對籃球的(de)熱愛源于(yu)他的(de)影響。
36歲的王興(xing)奎(kui)從10歲開始打(da)籃球,初中輟學(xue)后,他就出去打(da)工,打(da)籃球逐漸(jian)變成了(le)一種奢望,但對籃球的熱愛一直未變。
王(wang)陽從四(si)五歲開(kai)始接(jie)觸籃(lan)(lan)球(qiu),后(hou)來(lai),父親(qin)給他買了一個兒(er)童玩具(ju)球(qiu),他就把家中的四(si)腳凳子倒放過來(lai),當作籃(lan)(lan)筐練習投籃(lan)(lan)。
“爸爸還給我買了一個兒童籃球架,被我投了一段時間后壞了。”王陽說,第三次租(zu)房(fang)的時候,父(fu)親為他在墻上(shang)安(an)裝了一個(ge)籃(lan)球筐(kuang),打(da)了幾(ji)年后,籃(lan)球筐(kuang)也被打(da)壞了,現在家里(li)的籃(lan)球筐(kuang)已是第三個(ge)。
為了提升球技,王陽平(ping)時除了在父親的指(zhi)導下大量練習,還通過網絡視頻觀看正(zheng)(zheng)規的訓練方式,模仿如(ru)(ru)何正(zheng)(zheng)確握球、如(ru)(ru)何左(zuo)右手控球、如(ru)(ru)何胯下運球等。
“有時候我會用爸爸的手機搜索,學習詹姆斯、哈登等球星的技術。”王陽說,父親總(zong)是(shi)想(xiang)方設法(fa)讓他(ta)(ta)學習球技(ji),有機會還會帶他(ta)(ta)去看比賽。潛移默化中,他(ta)(ta)對籃球的愛越(yue)來越(yue)濃(nong),練球更勤,球技(ji)也越(yue)來越(yue)好。
逐夢遠方
籃球對王陽來說不(bu)僅是一(yi)種熱(re)愛(ai),還寄托著他的夢想:希望籃球能夠帶他去更遠的地方(fang)。
“過去沒有什么比賽,但自從參加了中國小籃球聯賽和男籃世界杯小球童選拔活動后,王陽變得更加有目標、有想法了。”王興奎說。
王陽所在的丹寨縣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全縣總人口不到20萬,但籃球運動卻在這里的崇山峻嶺間不斷“成長”。
“因為打籃球的人多,籃球運動成為這里的標簽。”李虎剛說(shuo),過去(qu),丹(dan)寨群眾雖然喜歡(huan)打籃球,但大多封(feng)閉在(zai)各自的小(xiao)圈(quan)子里,未成氣候。
近年(nian)來(lai),國家大力倡導全民健身,民間賽事以及官方賽事逐步增多,為民眾搭建了運動交流的平臺,也使籃(lan)球等(deng)運動在山(shan)區青少年(nian)群體中更加流行。
“希望以后有更多的比賽,我就能去更多更遠的地方,認識更多的朋友。”王陽說。
上一(yi)篇: 【人民網】萬達商圈小驛站發揮黨建大舞臺作用
下一(yi)篇: 【貴州新聞聯播】萬達幫扶丹寨:攜手戰貧困 闊步奔小康